老年医学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上接第18版)
学术论坛·防治篇
清宫代茶饮与中老年疾病防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刘龙涛
茶作为药物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苦菜”,列为上品。中药代茶饮,它是指将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仅选用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像喝茶一样饮用。
在清朝宫廷中,代茶饮备受推崇,文献记载,“太医给溥仪诊脉时,还得跪在地上,诊毕即使没病,也要开一个方子,叫作‘代茶饮’”。这充分体现了清宫太医将中药代茶饮用于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念。
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中的许多中药代茶饮,如菊楂代茶饮、首乌代茶饮、洋参强心茶等。代茶饮使用方便,作用持久,且无呆滞中焦脾胃之弊端,适于长期饮用,故可作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或慢性病的调治方法,亦可用作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近40年来,在传统药茶基础上,中医学者们研发了大量疗效卓著的茶方茶剂,如陈可冀院士曾带领课题组对出自《太医院秘藏丸散丹膏方剂》珍本的“仙药茶”进行了针对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研究证实,其在调脂、降浊等方面具有优势。
另外,陈可冀院士还以苦丁茶为主药,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凝练出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方剂——清眩降压汤。临床及基础研究均显示出良好的降压疗效。
在今后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应加大基础研究如药学、药效学力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
“五大证型”辨证阿尔茨海默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胡晓灵 赵翠霞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老年人较多发的一种疾病,病程通常是8~10年。我国现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约占2/3。
笔者21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女性126例,男性85例。研究发现,中医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为:痰浊阻窍证、髓海不足证、瘀血阻窍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五组证型的分布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且男性、女性都以痰浊阻窍证多见,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证实,血压会影响五组证型的分布(P<0.05),而不同证型间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无差别(P>0.05)。
益智痴呆方是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方,其功效为补肾化痰,活血通窍,主要药物为熟地、益智仁、远志、菖蒲、郁金等。
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使用益智治呆方治疗后,显著降低了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同时降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水平。益智治呆方有利于缓解β淀粉样蛋白带来的神经毒作用,从而丰富老年性痴呆症中医药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帕金森病属风象 从肝肾论治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文明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有300多万,约占全世界帕金森病患者总数的1/2,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悠久,从《黄帝内经》开始,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发挥其作用,服务于临床。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范畴,《黄帝内经》早已认识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并阐明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在中药的选择上要重视熄风和虫类药物应用,创新治疗思路和方法,同时配合针灸、推拿、康复等多种方法,发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特色优势。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在改善运动症状的同时,要重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遵循首辨阴阳、次辨虚实、三辨寒热、四辨痰瘀的诊疗思路,遣方用药,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在早期获得诊断后,要积极采用中医措施,尽早开始全程干预。
中医药在早期治疗中起主导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或延缓典型临床症状的到来。
在中期,中医药发挥核心作用,不仅能明显改善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在晚期,中医药可发挥协同作用,将中医药补益气血、填精益髓、补虚固本等治则治法应用于临床,从而达到保护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减轻多巴胺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挥减毒增效的协同作用。
学术论坛·循证篇
真实世界研究
更适用于中医药的评价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刘建平
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真实世界研究:通常样本量相对较大,典型的代表方法为比较效果研究(CER),即通过比较各种医疗措施的获益和风险产生证据并综合证据,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某一病证以改进医疗服务的研究。
CER的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药的评价研究,原因在于任何单一的医学模式都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患者的认知和观点受社会人文特征的影响,往往具有明显的就医取向和偏爱,而中医诊疗过程具有复杂性,体现整体观和动态调理的特点,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评价。
真实世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实用型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含注册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观察以及横断面调查。其特征包括为某一特定的临床决策或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比较至少两种手段或干预措施,可以在亚组层次描述结果,针对对现实世界人群中测量获益,可以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数据资源。
医院信息系统
助力真实世界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谢雁鸣
真实世界证据是从传统临床科研以外的多个数据集中挖掘出的信息,涉及的数据集有电子病历,医保理赔,疾病登记库等。基于观察性研究设计的真实世界研究,往往不局限于特定人群和研究周期,可以更广泛的探索干预措施的疗效。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在真实世界下借助大数据,而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大数据的可靠来源。HIS涵盖了医生诊疗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具有海量数据、数据真实性高、模块化结构可扩充性好、多维度信息、获取周期短、研究周期短的特点。
HIS数据库挖掘属探索性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具有多阶段,长周期的特点。临床研究通常表现为针对某一临床问题持续许多年的不断研究,不断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HIS数据库的挖掘处于至关重要的探索性阶段,挖掘的高信号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HIS大数据是决策:从拍脑门到证据链决策的开端。通过动态信息收集、智慧的现状分析以及数据库参考,充分释放和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准确定位,可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
HIS分析有助于使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明晰化,对后期的基础机理研究更加精准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形成证据体系等的基石,不断解决中医药研究中的困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聚焦体重管理新思路 两份权威专家指导意见即将重磅出炉
2025-05-24 -
05-232025
治疗间隔延长至4个月!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迎来新选择
-
new如“悦”而至 中国“达”案,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于成都举办
2025-05-19 -
new院内外同治 多学科协同控糖,国际前沿新技术iCGM助力糖尿病管理
2025-05-19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