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急性肠胃炎如何进行饮食护理?

时间:2020-07-09 13:47:09来源:未知作者:姚玉华 王丽平 阅读: 275030

在我国,急性肠胃炎是一种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主要高发于夏、秋两季,通常情况下急性肠胃炎的潜伏时间为12~36h。主要原因是夏天气温较高、空气的湿度较大,食物容易发生腐败或变质。人们在饮食上稍不注意,就会让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导致患者上吐下泻、腹痛不已。

急性肠胃炎的饮食护理主要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可分为肠炎初期、肠炎好转期以及肠炎恢复期。在不同时期,疾病有不同的侧重点,患者的饮食就需要根据其病情进行科学的制定,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时间段吃什么样的食物,才能更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肠炎初期”要忌食生冷食物

患者在肠炎初期,肠道正是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严重阶段,此时肠胃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的状态。患者无论是肠胃的消化功能还是吸收功能都不如正常情况。患者在肠炎初期一般有呕吐和腹泻、浑身无力等症状,此时患者身体的水分大量流失,处于缺水状态。一般情况下肠炎的初期症状会维持8~12个h。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格外的注意,首先不能因为身体难受不进食,一旦身体长期处于缺水或者缺营养的状况下,更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肠道发酵、胀气,一定要避免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难消化的食物也在禁止范围中。

总之要避免因为进食再次刺激肠胃,要做好肠胃的保暖和保护工作。一般在食物的选择上,要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肠炎好转期”要注意饮食规律

肠炎的好转期一般是指肠炎发病12h以后,在好转期,患者呕吐以及腹泻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这个时期,患者要科学合理的膳食,及时补充能量,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饮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的频率上要采取多餐少食的原则,一般每日进食4~5次。在患者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给患者吃相对容易消化的食物,在食物营养上相比较发病初期,患者要摄入具备一定营养的食物,多半还是以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为主。例如蒸蛋羹、薄皮馄饨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肠胃炎发病期,要禁止食牛肉、喝牛奶和吃蔗糖。因为这些食物一旦进入患者的肠道,容易在肠胃中产生大量的气体,会引起患者腹胀腹痛,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痛楚,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肠炎恢复期”要饮食清淡

当肠炎的患病症状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例如不再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 肠炎就已经进入了恢复期。恢复期并不代表肠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而完全恢复之前的饮食习惯。患者千万不能因为疾病的症状得到了控制,就完全不忌嘴,在饮食过程中避免过早的进食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主要目的是不要过分刺激肠胃,因消化不良再次引起肠胃的创伤。所以饮食上还是以清淡食物为主,多饮食一些清淡的素菜、软烂以及温热的食物。一般情况下,在肠炎恢复2~3d以后,待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已恢复正常,患者痊愈以后,饮食就可以恢复正常。

总之,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主要是进行补液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只有配上科学、合理的饮食,才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让患者及时康复。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