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国际交流|加拿大John D. Denstedt教授:RIRS与微型PCNL治疗肾结石各有千秋

时间:2021-07-16 17:54:05来源:未知作者:尹路 阅读: 188892

加拿大西安大略省韦仕敦大学医学院John D. Denstedt教授指出,目前治疗肾结石的两种方式——输尿管软镜(RIRS)和微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之间的竞争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过去一般认为,对于直径<2cm的结石,选择输尿管镜进行处理,而对于直径>2cm的结石,应用经皮肾镜进行治疗。然而目前的趋势是,输尿管镜在直径>2cm结石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同时经皮手术(特别是微型经皮肾镜)在直径<2cm结石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Denstedt教授认为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使用输尿管镜的增加。

来自加拿大的一项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0年,体外冲击波碎石占比持续下降,而输尿管镜占比逐年上升;经皮手术占比则基本稳定在10%左右。

输尿管镜术后残留结石较多

一项Meta分析对使用输尿管镜治疗直径2cm以上结石进行了评估,可以看到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可能无法通过单次手术完成碎石,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提示,输尿管镜治疗直径2~3cm的结石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直径3cm以下的结石可能是较为适合使用输尿管镜进行处理的。此外,对于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或身体挛缩畸形等原因不适合行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即使结石直径在3cm以上也可应用输尿管镜进行治疗。

Denstedt教授提出,输尿管镜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术后残留结石较多,数据显示,约1/3的患者可能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处理。

微型PCNL治疗效果良好

他认为,影响经皮肾镜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可能担心其可能导致的出血、穿孔、尿瘘等风险。减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的关键在于缩小穿刺通道,这也是近年来经皮肾镜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多家医疗器械公司推出了较为成熟的微型经皮肾镜。Denstedt教授指出,微型PCNL的适应证包括上极结石、肾盏憩室结石、患者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儿童以及复杂位置的结石等。目前已有研究结果提示,微型PCNL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未来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一项Meta分析显示,微型PCNL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输尿管软镜(89.3% 与80.1%),但平均住院日较长(4 d与2.2 d),两种手术方式在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微型PCNL的优势所在。

Denstedt教授强调,并非所有情况都应当使用微型经皮肾镜进行治疗。有研究显示,对于结石直径>2.5cm的患者,可能仍需要常规经皮肾镜进行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717223714.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