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CODHy China|中西医结合助力糖尿病健康综合管理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3-07-06 10:29:31来源:医师报作者:guanyanqing 阅读: 181935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以津力达颗粒为代表的中成药不仅可以保护胰岛功能,还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并发症。”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一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从辩论到共识大会(CODHy China)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表示,未来应加大津力达颗粒等代表性中药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相关领域防治中的重大作用。


CODHy China会议现场


CODHy会议是一个定位于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的数字化健康创新和独特的讨论论坛。十一年间,CODHy会议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参与,也为国内临床医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本届会议是2019年后CODHy大会时隔3年后的首次线下会议,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Shechtman教授、以色列糖尿病全国委员会主席Itamar Raz教授、(ADA)班廷奖获得者Domenico Accili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让更多国际内分泌专家了解中国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领域的学术发展,促进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国际交流。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期间,“2023糖尿病健康综合管理促进项目暨糖尿病优质达标专家顾问会”顺利召开。与会专家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指南变迁、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质达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进行分享和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开幕式。


专家顾问会现场

多靶点干预、综合调控,中医药进入糖尿病治疗主战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向光大教授表示,中医药重视整体,注重平和,强调个体化治疗。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凸显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疾病管理中的地位。


向光大教授指出,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无论在控制高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或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用西药和单用中药治疗。


大量高质量的循证研究,助力中医药敲开了现代学术界的大门。向光大教授介绍,2017年,中医药首次被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20年《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指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在协同降糖,改善症状和体征,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三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南》推荐,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可加服津力达颗粒。


这也是继2017版《指南》首次纳入中医药章节即获推荐后,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再次入选《指南》,充分体现出了津力达颗粒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向光大教授介绍,由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开展的一项纳入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稳定剂量血糖仍不达标的患者,加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92%,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贾伟平院士牵头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标准差在治疗后显著降低(-0.39 vs. 0.11,P<0.05),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在治疗后明显改善(23.21% vs. 2.24%,P<0.01),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TIR从治疗前的55%提升到治疗后79%。


“津力达颗粒从‘脾’论治,可多靶点干预糖尿病发病机制。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综合调节糖脂代谢,防治并发症,实现患者血糖优质达标。”向光大教授强调,中西结合治疗正在成为疾病治疗的热点,是未来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发展趋势。


糖脂同调,津力达治疗糖尿病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


“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普遍存在,我国近半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贵军教授指出,合并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更差,血糖控制情况也较不合并血脂异常者差。且合并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更高。


第58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上公布的2022版《ADA/EASD: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指出,血脂管理是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秦贵军教授介绍,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情况不佳,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余血脂的平均水平均未达到控制目标。


“他汀类调脂药物可引起肝功能受损,长期服用可引起血糖异常;调脂药物烟酸可导致糖代谢异常或糖耐量恶化,一般不推荐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秦贵军教授介绍,中医药在糖尿病综合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由十七味药物组方而成的津力达颗粒,可发挥降糖、调脂、减重等多重作用,在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β细胞功能、改善糖尿病症状等方面效果显著。


秦贵军教授介绍,与传统增敏剂MET(激活AMPK,降低cAMP)和TZD(激活PPARγ)机制不同,津力达颗粒作用于IRS1/2,同时抑制经典胰岛素信号通路Akt/mTOR过度激活,实现全面干预糖尿病发病因素,延缓改善多种并发症。


基础研究显示,津力达可调节血脂,激活棕色脂肪产热功能,减少白色脂肪蓄积改善代谢紊乱,同时能改善肝脏、骨骼肌脂质堆积。在临床研究方面,津力达颗粒联合其他降糖药,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相关研究显示,联用津力达颗粒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


秦贵军教授强调,津力达颗粒具有糖脂同调的独特机制,在改善血糖控制同时,可调节脂代谢异常,降低IMT、BMI,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


【专家对话】


议题一:津力达多靶点干预,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管理中更胜一筹

在大会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糖尿病优质达标”,就2型糖尿病西药治疗后的临床需求、合并轻度血脂升高患者的治疗新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等话题展开讨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启富教授充分肯定了津力达颗粒在症状改善方面的作用。他表示,津力达颗粒除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之外,对口干、口渴、气虚、乏力、便秘、潮热盗汗等症状的控制有效,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也提高了药物依从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指出,西医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血糖、血脂等指标,对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关注度不够。在西药应用基础上,联用津力达颗粒可提高临床疗效。除此之外,津力达颗粒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曲伸教授表示,糖尿病并发症多,需从全身论治,仅用西药治疗无法全部涵盖。中医药治疗讲究辨证论治,采用复方制剂进行全身调治,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如津力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眼病的疗效证实了这一点。希望国家政策支持,将中医纳入西医的诊疗体系中,给中医更大的空间,让中西医结合共同守护国人健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表示,西医的精准治疗和中医的综合健康管理各有所长。不同于西医治疗疗效评估注重生化指标及影像指标,中医更加关注患者全身情况改善。这种理念值得西医学习。津力达颗粒有效降糖,安全性好,还能明显改善病人多种自觉症状,也有一定防治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的作用,非常值得在糖尿病病人中使用。


议题二: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望获得突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视网膜闭塞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初筛糖尿病15%患有DR,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DR发病达率60%,15年病程者DR发病率更是高达8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球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临床亟需有效措施和药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桂侠教授指出,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与早期治疗, 尚需进一步加强。羟苯磺酸钙等药物治疗不够充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治疗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芪黄明目胶囊可以与羟苯磺酸钙阳性药物进行对比研究,根据不同的分期进行比较,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期和预防阶段。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姬秋和教授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体治疗应在降糖调脂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这方面中药效果也显著。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汤旭磊教授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手段,尤其眼底出血的患者很难处理,而临床中中医药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宇芳教授表示,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切的诊断率低于实际患病率,应该加强预防,在并发症出现之前即采取措施。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更多有循证证据的预防药物问世,让医生在临床上有药可用,而这也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叶河江教授表示,中医络病理论提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机之本,“血瘀络阻”是核心病机,制定“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治法,基于该理论研制的芪黄明目胶囊,由赤芍、黄芪、生地黄、决明子等药物组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之功效。


药效研究证实,芪黄明目胶囊具有保护视网膜微血管及视网膜细胞综合效应特点。临床研究证实,芪黄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视力疗效、眼底改变疗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疗效均优于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改善视物昏花、目睛干涩、面色晦暗、肢体麻木、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段俊国教授强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确诊率在1/3到1/2左右,且大部分患者都在社区医院进行检查,因此需要加强社区医院的眼底照相检查。在治疗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期的患者都在内分泌科治疗,希望糖尿病医生加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视。段俊国教授推荐医生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采用西医技术、方法,预防和治疗可采用中药治疗。


结语


“津力达颗粒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糖脂同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在会议中介绍,由他与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一起开展的津力达颗粒葡萄糖钳夹试验正在进行中,期待该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解释津力达颗粒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朱大龙教授表示,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中成药需要通过循证医学证据加持,用高质量数据赢得信任,让中西医结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责任编辑:管颜青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