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人民医院孙庆才书记:开党建之花,结医院发展硕果|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一首唐诗将我们带到和这条江同名的山东省泗水县,泗水县人民医院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医院之一,和泗水县中医院等共同保障着近60万父老的健康福祉。俗话说“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泗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庆才告诉记者:“如果开党建之花,将结出医院发展之果。” 泗水县人民医院将党建融入到医院管理工作,党建落到实处,让人看到了山东人的“实诚”,以及这份“实诚”在医院建设中的力量。
有颗为百姓做事的心
党建就能落到实处
“病人满意,员工幸福”是中国医疗最高殿堂——北京协和医院的办院理念。泗水县人民医院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这一目标,这都源于他们提出的要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曾几何时,因为县城女多男少,本应是“香饽饽”的体制内女医生进入了“无亲可相”的尴尬境地。面对这种情况,医院妇联的解决方案是“抢!”医院专门成立了红娘协会,刚来院工作的年轻人就有了自己的“红娘档案”。
“你要找互补型还是共鸣型?”这是妇联人员问单身员工的第一句话,但她们随后发现,这种一对一介绍方式成功率低。在书记孙庆才的建议下,妇联在院外聘请了两位兼职媒人,还在院内选拔出了红娘骨干,作为青年男女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年轻人的交往也不是面对面相亲,“相亲的方式太Low(低端)了,我们都让年轻人一起做拓展训练,剧本杀、读书会都很受大家欢迎。我们和税务局、法院、公安局、县一中等单位都组织过活动,为我们的女孩们‘抢对象’。”为了将工作做得更细,妇联还把未婚医生分为几类,本地孩子无需操心,越是农村的、外地的都需要组织留意解决。“现在,我们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找到了对象,医院也实现了‘家庭留人’的目的。”孙庆才高兴地表示。
妇联给青年人解决婚恋问题就是党建;离退休支部常和老人谈谈心,成立老年志愿者团、老年合唱团等,将活动组织好,让离退休返聘人员有归属感,有机会发挥余热也是党建。“党建要挂在墙上、记在脑中、抓在手上、落在事儿上。”孙庆才表示,医院还启动了红细胞党建品牌,鼓励每个党员、每个科室、每个支部都像红细胞一样,富含氧、不缺铁、有活力、敢担当。
4年来,每周一的党课“周一开讲”是全体党员的精神食粮。从红军长征到泗水革命史,从世界粮食危机到外交智慧,内容涵盖国际国内、民生文史哲,党课内容生动深刻,孙庆才书记要求讲者全程脱稿,讲不好重新组织架构。不论讲者还是听众,都能在党课中获益。“党课就像一个原子核,一旦激发核裂变,其动力是源源不穷的。” 孙庆才说。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的党员干部总是带头干,等同志们都吃过饭他们才吃。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让很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立起来了。“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员很光荣,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一位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对孙庆才书记说道。
除了职工的幸福,患者的满意也是最重要的。医院进行的一次调研发现,很多医生和护士说话不讲究方式方法,让患者接受不了。“患者不满意什么,我们就改什么!”在看到问题后,全院开展了“暖语像家”语言体系改造工程。
医院要求每位职工把自己不该说的话和该说的话都写出来,编辑成小册子,让大家背下来。“我们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难听的话五花八门,但这项举措也是立竿见影。”孙庆才表示,项目启动后医院投诉率断崖式下降,医患关系迅速改善。
“原来一句话的力量有这么大,我们都没想到。”医生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很开心,还发生了很多故事:一些患者包饺子送给医护、一些烙油饼送来;还有一位老人,因为护士天天喊他爷爷,喊了一个多月,临走时他万般不舍,流着泪说:“我一旦再回来住院,还找我的孙女去。”
“这项工作已持续了4年,我觉得党建强调的是不必把工作做得太多,而是要找到有意义的事,盯死、盯紧、持续干下去。” 孙庆才书记说。
“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根地上的树。”就这样,泗水县人民医院的党建、团建工作,无论是在山东省还是济宁市都是模范单位。“把老百姓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把职工当成咱的兄弟姐妹,有一颗为百姓做事的心,党建自然就能落到实处。”孙庆才书记说。
“泗水模式”让专科建设展翅高飞
在我国,县医院面对的生存压力很大,现在交通发达,患者一言不合就去了北上广,再不济也会到省会城市。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扩张也倒逼县级医院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孙庆才书记表示。县医院人才、技术都不具优势,通过自己努力很难快速发展。“我们就想了一个捷径——‘远交近融’。”孙庆才介绍:远,加盟青岛大学医疗集团,让青岛大学的专家带我们开眼界、做课题、做教育、搞培训;近,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融合。“我们所说的融合很简单,多派医生就够了。”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就抽调了几乎全部科室的33位骨干医生来支援泗水县人民医院。
专家平日忙,就请他们周末来泗水,并挑选一批学生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一对一“学艺”。一些专家还在泗水成立了名医工作室、担任名誉主任或科主任。让所有医院领导没有想到的是,“远交近融”实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其他医院需要10年才能走完的专科建设之路,他们一年就完成了。
脑外科的脑干出血手术,患者以前在县医院手术,几乎不能存活。现在5台手术,有4台患者能被挽救回来;内镜以前一年几百例,现在每年近7000例;以前心脏介入一个月做不了50台,到2022年,每月可做500多台;现在三四级手术比例能达到60%以上。
“病人能救活,能为他们解决问题,具有处理急难重症的能力,这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孙庆才表示。在此基础上,医院提出了“四化”的要求,即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技术前沿化、专业细密化,这更让专科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远交近融”的策略被菏泽等地的医院同行称为“泗水模式”。“很多医院都来我们这复制‘泗水模式’。有的做得好,有的也没复制成功。”孙庆才解密道,关键是要把这些宝贵的专家资源用好,让他们在医院有归属感。
我们的治疗方案让大专家挑不出问题
泗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发展就是“泗水模式”的缩影。十年前,县医院还没有肿瘤科,患者散落在呼吸科等各个科室,且治疗方式不多,以大城市无法再治疗的姑息患者为主。随着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到2015年1月,医院成立了独立的肿瘤科。住院患者从最开始的30人,发展到2017年的近2000人,2022年,住院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800人。虽然近年交通越来越方便,但更多的肿瘤患者还是选择了留在县医院治疗。
最开始,大部分患者确诊肿瘤后,都会去济南或者济宁的大医院治疗。“随着县医院肿瘤科的发展,留下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咱的信任。” 肿瘤科主任王体告诉《医师报》记者。
这样的信任来自于王体带领全体肿瘤医生背后的勤奋和坚持。“肿瘤的规范治疗很重要,否则会使患者丧失长期生存机会。”从山东省肿瘤医院进修回来的王体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王体主任的办公桌上,可以看到高高的一摞书,是近3年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制定的肿瘤诊疗指南,无论是全套的“口袋书”还是指南合集、《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他在看诊间隙,每天都会拿出来看看,还会定期组织科室同事学习。
“现在我们制定的肿瘤治疗方案,拿到济宁或济南大医院,专家都挑不出毛病,他们给出的方案和县医院方案是一样的。赢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就会回县医院来治疗。在家治疗方便、报销比例也高。”现在不止泗水县患者,有时还能收治曲阜及周边的患者,这让本就是泗水人的王体非常自豪,“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乡父老大病不出县。”他说。
这么多年县医院的工作,王体也练就了一个绝招,就是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为患者节省费用。“现在肿瘤患者生存期长了,不像以前砸锅卖铁只治一次。生存期长治疗费用就需要细水长流。”科室里每个患者都要进行MDT讨论,内科、外科、放疗科甚至患者在一起沟通好治疗方案,首选方案、备选方案,再根据患者经济情况进行规范治疗。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胸部肿瘤、腹部肿瘤、姑息治疗三个肿瘤治疗亚组。我希望科里每个人都能成才,从三个亚组成长为三个病区,最后成长为一片森林。”
既要留得住人,也要后继有人
为医院的未来“抢孩子”
一个县级医院要想发展,制约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人才。既要留得住人,也要后继有人。招不到人,是很多县医院面临的困难。“我们已经三年没有进过人了。”某县医院领导和孙庆才书记诉苦。泗水县人民医院情况也不容乐观。“我们这是小县城又不沿海,经济欠发达,本科生都不愿意来。”孙庆才表示。
这种情况迫使医院领导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县里只要是考取本科以上临床、中医、口腔、公卫专业的,医院帮助出学费,只要毕业回县里工作,可免还学费;不想留院的,本金退回即可。医院还组织人去各地医学院校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对于签了协议也不想来的,马上安排人把他们接医院来,由书记亲自接待,开座谈会、并请师哥师姐介绍经验、参观医院和景区。对于春节返乡的医学生,医院也会组织专家面谈,相中了的立马签合同、留编制。研究生以上不用考试,面试通过即可留下。
“尝试了多种‘套路’,我们这几年‘抢孩子’还是比较成功的,4年储备了100多人。”孙庆才高兴地表示。
除了“抢孩子”成功,医院还有很多体系保障着医院有序快速发展。泗水县人民医院是山东省县医院中经营最好、负债最低的,这得益于其采购谈判体系、医院的设备询价软件等“开源节流”措施。医院还联系企业发起帮助残疾儿童康复的公益基金,在家庭中安装“星星点灯”阳光乐园康复角,让孩子在家得到和医院一样的康复。
医院的女性肿瘤患者术后出院可获得2000元现金的康复基金。“我们还是急救第一县,医院会组织专家到厂矿企业做心肺复苏培训、溺水培训,还联合企业一起在公共场所安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孙庆才表示。2022年,泗水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县医院生存不易,做县医院当家人也不易,要想做好、做出特色更难,而泗水县人民医院的领导班子却通过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医院发展的内忧外患。“我们医院是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未来我们还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孙庆才书记说。
排版/编辑/摄影:王丽娜
审核: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