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以学科建设促中医药振兴发展 | 络病学学科建设工作会在石家庄召开

时间:2024-08-16 22:13:40来源:医师报作者:尹晗 阅读: 162122

8月1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络病学学科建设工作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于文明、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樊继光及14位高校领导莅临本次大会。

本次会议围绕中医络病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络病理论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全国络病学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开展交流和研讨,旨在搭建络病理论、教学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医络病学学科发展,推动络病理论的传播和创新转化应用,全面推进中医药教育事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会议现场.jpg

“络病学学科建设工作会”会议现场




于文明.jpg

于文明会长

于文明会长表示,推进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药传统优势学科的代表,2009年起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学科学术引领能力不断提升,学科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以吴以岭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科团队整体实力稳步提升,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图片1.png

吴以岭教授

吴以岭教授指出,络病最早见于《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团队围绕通络药物开展了大量基础、临床研究,多项成果发表于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先后获得6项国家科技奖项。本次《络病学》教材第三版改编,着重把络病理论的新研究、新实践纳入教材,希望通过培育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更多优秀中医药人才,从而推动中医理论创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不断走向世界。







樊继光.jpg

樊继光副局长

樊继光副局长指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典范,始终遵循中医药自身学科发展规律,为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络病学》课程已在国内外43所医学院校开课,实现了全国省级中医药高等院校全覆盖,为中医药创新型学科发展探索了可行道路,提供了行业示范。







贾振华.jpg

贾振华教授

学术报告环节,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会呈链条式发展,阻抑心血管事件链刻不容缓。突破单病种防治瓶颈难题实现系统干预成为中西医重大课题。基于此,“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围绕代谢综合征、易损斑块、心肌梗死、房颤和心衰等五个关键环节的重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






安冬青.jpg

安冬青教授

新疆医科大学安冬青教授表示,尽管现代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存在副作用大、费用高等问题。同时,西医治疗多关注病变局部,忽视了整体调节和病因治疗。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不仅关注病变局部,更强调整体调节,通过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等方法,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高颖.jpg

高颖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颖教授表示,常见的气络与脑髓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系统疾病有很多,如帕金森氏病、阿尔兹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等。系列研究显示,通络药物通过疏畅络气、搜风解痉、剔除络瘀等多重作用,对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具有显著疗效。除此之外,对于多发性硬化,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络治疗也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和优势。







朱惠蓉.jpg

朱惠蓉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朱惠蓉教授指出,中医在肿瘤整体治疗中具有改善症状、调节免疫、控制肿瘤、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与优势,中医治疗应贯穿肿瘤治疗全程。中医络病理论认为,络息成积是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为治疗原则。





魏聪.JPG

魏聪教授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魏聪教授表示,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然而糖尿病治疗却存在诸多局限。吴以岭教授团队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并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相关药物







边育红.jpg

边育红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指出,衰老是多个生理系统逐渐衰退的综合体现,过早衰老可导致疾病高发、早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寿命。近年来,吴以岭教授带领团队系统构建了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提出了抗衰老重在补肾填精、温扶元气、充养神形。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络病学》定稿仪式”“‘络学薪传’2024年教学培训开班仪式”

定稿仪式.JPG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络病学》定稿仪式

 

开班仪式.JPG

“络学薪传”2024年教学培训开班仪式

此外,会议还设置了“中医络病学教学研讨会”和“‘西学中’继续教育项目研讨会”两个分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余中西医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参会。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