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发挥中西协同治疗优势造福患者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
7月31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利教授与医师报记者分享科室去年取得的这些响亮“招牌”。其背后是中医科主任冯利教授带领团队,在医院的全方位支持下,用8年多的时间,将“小白科室”打造成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这也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的“进步史”,在全国最好的肿瘤治疗中心,实现中医治疗肿瘤和西医治疗肿瘤齐头并进。
这也是冯利教授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传承了几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中西医并重为肿瘤防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生动诠释。8年来,科室中标科技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牵头制定完成并发布国家级学会指南3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多项。
向世界提供肿瘤治疗中医药方案
中医药博大精深,西医也具有诸多优势,治疗肿瘤冯利教授主张中西医结合,他带领团队不断研究中西医协同治疗在肿瘤防治中的方法和优势。
“最近我们医院有个患者手术后一直发热,也没查出具体原因,请中医科会诊,患者问我中药是不是会比较慢,中药多长时间能有效,我说如果对证,一般7副中药就会有效果,这位患者服了两副药,术后发热就缓解了。”冯利教授表示,这是中医药在肿瘤中西医协同治疗方面的优势展现,患者手术阶段和中医药结合,手术前中药可对患者贫血、焦虑、抑郁起到调整作用,还可以解决患者术后发热、胃肠瘫等术后并发症。
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冯利教授表示,在肿瘤治疗中,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手术等治疗手段可以协同治疗。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对于肿瘤治疗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优势是比较规范化,经过了循证医学的研究,但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肿瘤患者在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期间,针对骨髓抑制贫血、消化道反应、癌痛、疲乏、以及末梢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等,中医药都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冯利教授表示,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通过中医药对身体的调节,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如针对萎缩性胃炎、乳腺增生等癌前病变疾病,中医药都有较好的疗效。
病后防复,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在长时间的康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适,中医药的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医学倡导的三级预防理念是一致的”。现代医学倡导三级预防,早期从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肿瘤,二级预防就是早诊早治,三级预防是给予相对比较晚期患者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冯利教授表示,“当前,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中医药在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凸显,也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很多患者生病以后,特别是得了肿瘤疾病后,都会寻找中医专科医生来咨询、治疗,寻求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放眼国际,冯利教授发现,全球研究中医经方治疗肿瘤的学术组织还是空白,不利于学术传承和经验交流。因此,在他的倡导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成立,目前已有境内外委员800余人,研究经方治疗肿瘤,为肿瘤治疗提供最佳的中医药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要建一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平台和团队
2016 年,冯利教授被人才引进到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担任中医科主任。
“在全国最好的肿瘤治疗中心,建成最好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平台,成了我的目标。”冯利说:“1958年建院时就有中医科,可一直不是独立的二级学科,重点专科、学科也是空白,一些项目的申报都受限制。我经常说,那时候是‘小白’。”难,但冯利教授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得到患者认可,患者介绍患者,外院和本院的专家也纷纷介绍患者,如今中医门诊一号难求。科室多人获批了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教学完善了。科研课题及成果转化也是成绩突出,科室中标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并完成两项成果转化。2023年,牵头制定并发布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癌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骨继发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三项指南。
2023年、2024年中医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
不断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在医院全方位的支持和冯利教授的带领下,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向世界提供肿瘤治疗中医药方案,这是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的缩影。
“从国家层面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冯利教授表示,但是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在临床科研中发现了很多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向西医同行学习,拿到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证明临床效果,同时通过中西医专家共同制定指南,形成标准,以便获得更大的推广。”冯利教授希望中医同仁能够将更多的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形成指导治疗的指南。期待通过中西医同仁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中西医并重,为肿瘤防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麻醉医师潘灵辉的多面人生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为医,要成为怎样的医者?医院文化,该如何打造?潘灵辉坚持“在身边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故事培养人”的做法。
2024-12-20 -
new陈勇刚:超声针式微创 守护“生命之翼”|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30 -
new鲍遇海:闯“禁区”之险 守生命之权|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new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注康复 让健康重新启航|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抗癌元气站”患教专题
- 301呼吸论坛
- 活动专题
- 会议专题
- 2020IDSC感染年会
- 2020征文活动
- 第六届医学家峰会
- 2021CSCO指南会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
- “云中论道”淋巴瘤临床思维与诊疗实践研讨课
- 医师报理事会名单
- 2019医学家峰会专题
- 专题模板
- 医师报APP下载
- 中国白内障认知与治疗现状调研
-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之医学大家访谈录
-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 国士无双 医界丰碑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 CGOG2021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
- 第四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2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 2021-301呼吸高峰论坛
-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
-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医师报》官方报道”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论坛
- “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推选宣传活动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卓哮论坛直播间|共话呼吸:呼吸健康规范化诊疗全国系列会议
-
明亮眼睛 美好生活 Bright eyes Beautiful life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
2024-08-19 -
王景福:怀揣小理想,成就儿童肿瘤学科大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写给赵文召医生:最喜欢与您像朋友一样唠嗑看病丨8·19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给医生的一封“情书”
2024-08-26 -
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长海有金钢 四步战“癌王”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⑤
2024-08-05 -
上海九院眼科:守护“视”界 共创“睛”采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吴炅:每一天,每一台手术,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8-21 -
全方位个性化 守护血糖健康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