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五医院神经外科:精研“头等功夫” 守护“生命中枢”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洪瑞麟 通讯员 秦新立 凌梓)他们,是穿越生命禁区的“尖刀连”。
他们的主场,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大脑;他们的武器,是手握的一把小小手术刀;他们的终极任务,是在只有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神经组织上“翩然”施展刀工,拆除患者颅内的“定时炸弹”,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高精度、超难度、高风险,这在常人看似天方夜谭,但对他们来说,却习以为常。
他们是如何在毫厘成败,遍布中枢神经、重要血管的颅内,如同“刀尖”起舞一般,精准完成手术?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解除了哪些疾病的困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五院神经外科,一睹“拆弹部队”的风采。
“全国百强名医”领衔
赋能科室高质量发展
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不同的区域掌管着人不同的功能:说话、运动、记忆、情绪、呼吸、心跳等等,都分布在不同的神经元。
因此,神经外科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科室,对医生的专业能力、临床经验、手术技巧等均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厦门市第五医院而言,唯有真正“拔尖”的名医,才能担纲起神经外科的发展重担。
为此,厦门五院博求人才,广育良才。柔性引进了“全国百强名医”、国内外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刘晓谦教授为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刘晓谦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四度荣获“中国百强名医”称号,承担省部级课题9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音像教材1部,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刘晓谦擅长各种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神经外科疑难病的诊治,精于显微神经外科及微创外科手术,对颅底肿瘤和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有较深造诣。特别对各种复杂难治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症的显微外科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据了解,刘晓谦每年完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500余例,到目前为止完成各类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5000余例,取得了优良效果。近年来,厦门五院神经外科在刘晓谦的指导下,开展了R-E-Z区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等三、四级手术,对脑出血、颅脑损伤的急诊急救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神经外科还从大型三甲医院引进了崔立山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引进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为科室高质量建设、医疗水平提升注入了强大的“聚才”引擎。
崔立山: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外科主任。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福建分中心专家委员会会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重症学组委员,厦门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厦门市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厦门市医疗鉴定专家,厦门市政府重点引进人才,翔安区第三批拔尖人才,翔安区杰出人才。
他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等高水平一流医院学习、研修、工作;师从刘晓谦教授、吉林大学赵刚教授、华山医院钟平教授和北京天坛医院吴中学教授,系统掌握了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结题2项,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含SCI源期刊)。
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20余年,崔立山完成神经外科手术数百例。熟练掌握复杂颅内动脉瘤Remodeling技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机械取栓、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多供血脑肿瘤的术前栓塞,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切除、R- E-Z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突面、颅底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Chiare畸形的枕下减压术,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急诊急救。
在“全国百强名医”刘晓谦的指导下,崔立山主任的带领下,科室汇聚起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包括硕士3人、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高职称以上8人,形成了神经肿瘤、神经血管、脊髓脊柱、神经功能、颅脑损伤等多个亚专科。
目前,科室诊疗技术水平已快速迈上好几个台阶,从一开始只能处理脑外伤、脑出血,到现在能处理肿瘤、功能性疾病、脑血管病、神经脊柱疾病、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疾病,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神经外科治疗中心,跃居厦门东部拥有独立病区、NICU的高水平神经外科医学中心。
颅内搭桥、精准“排雷”
高尖技术创造生命奇迹
成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检查500多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230余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160余例、头颈部血管狭窄介入腔内支架治疗术100多例……
这,是厦门五院神经外科近两年的“头部”诊疗数据。
这一个个数字无不昭示着,神经外科业务量之大;同时,这一个个数字背后,也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病痛、一台又一台高难度的手术、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康复。
众所周知,一个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结构最为复杂精细的就是大脑。然而,不同于其他部位,大脑也最为脆弱。颅内手术如同在鸡蛋上打洞、在蛋膜上缝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血管出血神经受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便如此,厦门五院神经外科团队却勇闯生命禁区,坚持在难度大、风险高的战场上挑战,通过精湛的技艺,成功开展多例高难度手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这里有崔立山带领团队,为经常头晕的、时有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的患者,实行“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药物洗脱支架血管内成形术”的案例,而这一手术也填补了五院独立完成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成型的技术空白。
这里有崔立山教授、主治医师李金库在麻醉科、介入科的配合下,应用“单微导管+弹簧圈”技术及“双微导管技术”成功治愈两例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案例,这一手术不仅控制了患者的手术费用,更实现了神经外科在技术上新的突破。
这里有崔立山教授为患有“左侧颞顶枕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上干动力性动脉瘤”的患者,实行“脑动静脉畸形部分栓塞并动脉瘤栓塞手术”的案例。
这里有团队合力为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且病情危重的电梯工人,成功救治且实行了“自体颅骨回植术”的案例,开创了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的先河……
一次次的敢为人先,换来的是更多生命的奇迹。除了精进的医术,神经外科也致力于以科技为翼,推动手术技术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神经外科在美国Natus术中电生理系统的监测下,Brainlab神经导航引导下陆续开展了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等颅内肿瘤的显微镜下的微创手术切除;美国GE生产DSA机下开展了复杂颅内动脉瘤Remodeling技术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术、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多供血脑肿瘤的术前栓塞术等;Sto'r'se神经内镜辅助下垂体瘤、颅咽管瘤的精准切除;经内通道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疾病的微创治疗等。
参与卒中中心建设
绿色通道护航“最强大脑”
有一种病,可以瞬间让人口歪眼斜、肢体麻木、瘫痪在床,这就是脑卒中,也叫“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疾病。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它和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一样,是导致国民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
来势“猛如虎”,但可防可治。
神经外科联合急诊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等兄弟科室建立的卒中中心,实现多学科一体联动,畅通了脑血管疾病的“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在急性卒中抢救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具备了品牌优势。
翔安67岁的女性患者在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神志不清。家属拨打120求救,患者送达市第五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生死时速,从“死神手里抢时间”,卒中中心立即启动预案,开通绿色通道。
卒中神经外科值班二线与患者家属进行了有效沟通,详细解释了当前病情的紧迫性和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家属在充分理解后,做出了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决定。神经内科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静脉溶栓,神经外科医生同时准备介入行血管内取栓。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确保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由于患者颅脑大血管突发闭塞,不仅导致突发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语言功能受限,甚至会危及生命。溶栓无效,作为卒中中心关键成员的崔立山教授立刻介入治疗,联合主治医师李金库、通过护人员等密切配合,进行抽栓取栓、支架取栓,成功开通了堵塞的右侧颈内动脉及右侧大脑中动脉,取出了大量血栓。术后患者经系统治疗,左侧偏瘫肢体完全恢复正常,后康复出院。
而今,作为福建省首批“防治卒中中心”,厦门市第五医院的卒中中心,凭借一流的人才队伍、精湛的医疗技术及先进的诊疗设备,已被授予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中风120福建特别行动组”、厦门市卒中地图医院等荣誉,为卒中患者筑起了生命的保卫之墙。
接轨国际尖端技术
打破沉睡“魔咒”
持续3个月以上无意识活动的患者,即确诊为意识障碍状态,即我们常说的“植物人”。在文学作品里,似乎亲情、爱情是唤醒“植物人”的良药;而在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有了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唤起生命的“奇迹”。
2023年4月21日,“闽西南植物人促醒高级诊疗中心”落户厦门市第五医院,这是由厦门市第五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教授团队联手打造的诊疗中心,此刻,神经外科崔立山教授团队,联合何江弘教授团队和厦门五院何晓阔教授专家团队,共同开启了造福更多植物人患者的探索之路。
幸运的是,一位已沉睡5个月的女性植物人患者,在这里成功被“唤醒”。
该患者于5 个月前突发脑干出血,之后便处于昏迷、植物生存状态。转到厦门五院后,促醒中心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教授专家团队对她进行详细的综合评估,包括全身状态、磁共振三维重建、颈髓功能评价等。在评估有促醒可能后,崔立山教授团队与其他专家团队一起,对该患者实施了脊髓神经刺激器置入术,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其实,早在三年前,厦门五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专家团队就一直与何江弘教授专家团队密切合作。
何江弘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意识障碍外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意识障碍学组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外科学组委员,并于2008-2009年赴多伦多大学神经外科做访问学者。
何江弘教授精于昏迷及植物状态的促醒治疗,近五年在慢性意识障碍领域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在研课题。而他带领撰写并发表的《慢性意识障碍神经调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和《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更可以说是中国在该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两份“专家共识”厘清了很多基础问题,比如系统地梳理了植物人等慢性意识障碍类疾病诊断的定义,规范其临床诊疗行为,并集成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等。
闽西南植物人促醒高级诊疗中心的落户,何江弘教授的多次指导、帮助,不仅推动医院的植物人促醒水平迈升至新的高度,更为神经外科接轨世界前沿诊疗技术、打破沉睡“魔咒”,搭建了阶梯、提供了机遇。
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生命的“禁区”,神经外科团队不断挑战自我,在刀尖上“舞”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为无数家庭带去希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麻醉医师潘灵辉的多面人生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为医,要成为怎样的医者?医院文化,该如何打造?潘灵辉坚持“在身边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故事培养人”的做法。
2024-12-20 -
new陈勇刚:超声针式微创 守护“生命之翼”|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30 -
new鲍遇海:闯“禁区”之险 守生命之权|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new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注康复 让健康重新启航|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抗癌元气站”患教专题
- 术业有专攻——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学术论坛
- 301呼吸论坛
- 活动专题
- 会议专题
- 2020IDSC感染年会
- 2020征文活动
- 第六届医学家峰会
- 2021CSCO指南会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
- “云中论道”淋巴瘤临床思维与诊疗实践研讨课
- 医师报理事会名单
- 2019医学家峰会专题
- 专题模板
- 医师报APP下载
- 中国白内障认知与治疗现状调研
-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之医学大家访谈录
-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 国士无双 医界丰碑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 CGOG2021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
- 第四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2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 2021-301呼吸高峰论坛
-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
-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医师报》官方报道”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论坛
- “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推选宣传活动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卓哮论坛直播间|共话呼吸:呼吸健康规范化诊疗全国系列会议
-
明亮眼睛 美好生活 Bright eyes Beautiful life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
2024-08-19 -
写给赵文召医生:最喜欢与您像朋友一样唠嗑看病丨8·19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给医生的一封“情书”
2024-08-26 -
王景福:怀揣小理想,成就儿童肿瘤学科大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长海有金钢 四步战“癌王”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⑤
2024-08-05 -
上海九院眼科:守护“视”界 共创“睛”采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全方位个性化 守护血糖健康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7-29 -
吴炅:每一天,每一台手术,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