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基层药学服务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时间:2025-02-10 17:08:08来源:医师报作者:1078970272 阅读: 110405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基层药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基层药学服务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四位在药学领域颇具造诣的专家——北京潞河医院药学部陈世财教授、湖南省药学会理事长李焕德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蔡跃红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姜玲教授,就基层药学服务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蔡跃红  从药房到临床   药学管理的全链条优化


自接触药学管理以来,蔡跃红教授深刻感受到我国药学体系的完善性。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药学人员的培养体系健全,药学管理和药师管理也十分成熟。然而,她也指出,由于药学部门在医疗体系中的位置曾一度被边缘化,依附于医疗部门之下,这限制了其管理职能的发挥。“药学部门应凭借其专业职能,为医生提供科学指导,共同提升医疗质量。”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学管理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蔡教授介绍,医院加大了对新药的引进和点评力度,不仅关注抗肿瘤药和抗生素,还对双通道药和创新药进行了规范行为评价。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药师们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医院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通过合理用药软件、集采信息化管理和临床路径药学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实现了对用药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和规范管理。

在合理用药方面,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实时提醒和事后审核,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此外,医院还通过国家大额病例评价方式,对不合理的用药行为进行精准质控和费用核算,有效提高了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在药师团队配备方面,蔡教授坦言这是当前医院的痛点之一。

“尽管经过培训的药师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但人员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她呼吁医院应更加重视药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药学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当然,医院一直在努力提升药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送出去培训和建立实验室等方式,为药师提供成长机会。”

蔡跃红教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秀药师加入到临床药学工作中来,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李焕德  跨越“玻璃窗”的鸿沟   开辟基层药学服务新路径


“当前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桥梁是药房窗口,却往往忽视了其作为药学服务前沿阵地的作用。”

面对基层医院药学事业发展的挑战,李焕德教授指出,政策不配套是当前最大的困惑之一。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药品零加成政策导致药师岗位价值被低估,人员流失严重,队伍素质下滑。他强调,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对药学专业认知的偏差,需要将药学视为一门专业学科而非简单的后勤管理。

在谈到基层药师的人才培养体系时,李教授表示,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技术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效性不强、形式主义严重等。他强调,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多个环节入手,包括加强药学教育的基础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同时,还应注重药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机制建设,为药师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他还建议,应打破传统的“玻璃窗”隔阂,建立更加紧密、互动的医患药关系。药师应主动走出窗口,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还可以增强药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最后,李焕德教授强调,基层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会、医疗机构及药师本人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服务创新等多方面措施的综合施策,逐步解决人员短缺、素质不均等问题,推动药学服务向更高质量、更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他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基层药学事业的发展,共同为提升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姜玲  加强基层药学服务  助力构建15分钟医疗圈


姜玲教授指出,从相关的抽样调查来看,基层药学服务在多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机构领导层对药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药房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药学专业人员严重缺编、药品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以及信息化建设薄弱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对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药学服务构成了巨大挑战。”

针对上述困境,姜玲教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她认为,加强城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是提升基层药学服务能力的关键。通过二、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如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等方式,可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药学服务水平。

同时,她还建议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目录、完善基层药品集中供应配送机制、健全基层药品短缺预警处置机制、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的能动作用、加强药师队伍建设以及定期进行指导和帮扶等措施。

姜玲教授特别强调了药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她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鼓励药学人员提升学历和职称的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应加强基层药学专业人员的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规范的岗前培训和实习机会,以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和整体专业素质。

“我们将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药学服务能力。”姜玲教授表示,这将有助于让群众就近享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合理用药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姜玲教授呼吁广大药师共同努力,为实现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贡献药师的力量。


陈世财  深耕基层药学  共筑慢病管理新未来


陈世财教授介绍,自2017年起,基层药学年会便致力于构建面向基层药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旨在通过与大专家的互动,提升基层药师的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同时,从2016年开始,组织知名医药专家走进基层医院,举办系列基层一线药师职业胜任力提升培训班,已经主办53期,协办20余期,培训基层药师2万余人。

陈世财教授指出,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基层药学服务已发生显著变化。基层药师逐渐从单一的备药、发药转向用药全过程管理,包括处方审核点评、药学门诊、用药教育、慢病管理等。“慢病管理不仅仅是开药,更需要全过程的随访、评估与教育。基层药师应具备临床思维,懂医精药,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慢病治疗达标率。”他鼓励药师采用多种方式,如药学门诊、电话随访、居家教育服务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慢病管理服务。此外,陈教授还强调了药师在防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药师应广泛开展药学科普和健康教育,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

最后,陈世财教授表示,目前药师人才匮乏、工作负荷重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药师往往身兼数职,难以专注于患者药学服务。因此,陈世财教授呼吁各级医院领导重视药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让药师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做好慢病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


责任编辑:王璐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