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颜崇兵:日夜分护,大幅降低婴幼儿“红屁屁”发生率
医师报讯 一天更换近 20 片纸尿裤,为何宝宝仍会遭遇“红屁屁”?“红屁屁”反复出现该如何应对?是不是每个宝宝都难逃“红屁屁”困扰……
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颜崇兵在门诊中常被新手父母问及这些问题,“红屁屁几乎是每个小宝宝都可能遇到的皮肤问题,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预防和护理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为了给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专业的保障,8月11日,母婴品牌Babycare与上海和睦家医疗宣布携手共建“屁屁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将聚焦尿布皮炎等婴幼儿皮肤屏障问题,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婴幼儿健康成长及照护方面的深入研究,力求为宝宝们打造更科学、更有效的皮肤护理方案。
作为“屁屁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上学术分享环节的特邀嘉宾,现场,颜崇兵对尿布皮炎的发生机制和昼夜区别做了深入浅出地分享。
“红屁屁”的实质:宝宝的皮肤屏障出现“小故障”
“红屁屁”,医学上称为尿布性皮炎(Diaper Dermatitis),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研究数据表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病率为43.8%~50%[1]。其典型表现是尿布覆盖区域(如臀部、会阴、大腿根部)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可能伴随糜烂、渗液,甚至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宝宝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宝宝行为改变,如哭闹、不安,进食和睡眠模式被打乱,同时也会对父母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
“成人皮肤像压实的牛皮纸,厚实耐磨,相比之下,婴幼儿皮肤则像浸湿的宣纸,薄、水润但易破[3]。”颜主任解释,婴幼儿皮肤之所以容易出问题,主要在于其皮肤屏障构成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其角质层由松散的角质细胞和少量脂质构成,如同未用水泥固定的砖块;表皮厚度仅为成人的1/3 - 1/2,薄如蝉翼;含水量高达80%,带来水润触感;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未经驯化”,尚未稳定。
颜崇兵强调,“红屁屁”的实质是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出现“小故障”,引发故障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其一,皮肤过度水合。皮肤过度水合是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异常增加,就像饼干泡在牛奶中吸水膨胀,会导致细胞间连接松散,使皮肤屏障像泡烂的饼干渣般一碰就碎,失去原有的保护力。尿布内的高湿度会使角质层肿胀,增加皮肤屏障的通透性 [4]。
其二,频繁的机械摩擦。婴幼儿“薄如蝉翼”的皮肤极薄,角质细胞十分松散,防御力不足,远不及成人皮肤“耐磨”。尿布的轻微摩擦就可能伤及皮肤,导致机械性损伤。随着婴幼儿大运动增加,皮肤与皮肤之间、尿布与皮肤之间的摩擦随动作幅度增大而增大。颜崇兵补充说:“我遇到过很多病例,患儿家长心疼孩子,护理臀部皮肤时生怕擦不干净,反复擦拭,结果擦破了皮。其实清洁应该适度,用柔软棉布轻轻拍干或沾干未破损的皮肤 [5]。”
其三,皮肤酸碱度改变。健康皮肤的pH为4.5 - 5.5,属于偏酸性环境,可抑制病原微生物,如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堪称皮肤的“酸性外套” [6]。而尿液中的尿素可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为氨,使局部pH上升,改变原有酸碱度,进而激活粪便中的蛋白酶并促进念珠菌增殖,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对宝宝健康构成威胁,“酸碱失衡会打开危险大门”。
其四,外来细菌感染。婴幼儿皮肤上的常驻菌群,如表皮葡萄球菌,就像守城卫兵,它们通过抢地盘和喷洒天然抗菌剂(抗菌肽),将病原体挡在城墙外,维持皮肤健康。然而,尿布区内的封闭潮湿环境,如同梅雨季的墙角,有利于念珠菌疯狂滋生。若遇上抗生素使用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尿布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便会乘虚而入。
“红屁屁”大作战:昼夜成因有差异,日夜分护是关键
在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宝宝便很容易发生“红屁屁”。
颜崇兵回忆起曾接诊的一个病例,不禁感慨:“之前接诊过一名两个月大的宝宝,大夏天的本就温度很高,宝宝睡觉时家长担心宝宝着凉没开空调,一整晚也没换尿裤,连续好几晚都是这样,送到医院来时,打开尿裤一看,屁屁特别红,而且有很大部分已经糜烂,看着特别心疼。”
如何应对“红屁屁”?颜主任给出了一系列护理建议:家长需勤换尿布,每2~3小时更换一次,尽量选用超吸水尿布,减少宝宝皮肤与水分的接触[4],同时选择面料柔软的纸尿裤。研究数据表明,选择超吸水、高透气、柔软的纸尿裤可将尿布皮炎发生率降低50% [7]。同时,还可使用含有氧化锌的护臀霜,在皮肤和尿布间形成缓冲气垫,或选择含有凡士林的护臀霜,增加尿布和皮肤间的润滑度,减少摩擦,避免清洁时过度擦拭。日常清洁和养护时,要尽量维持皮肤酸性环境,如使用含乳酸或柠檬酸缓冲剂的湿巾或清洁液,也可使用含皮肤益生菌(如乳酸杆菌)的护臀霜,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若宝宝臀部出现卫星状红斑,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如2%咪康唑。值得一提的是,喂养方式与“红屁屁”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pH值较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较低,能降低尿布性皮炎风险 [4]。
颜崇兵特别指出,婴幼儿皮肤屏障面临的这一系列挑战中,昼夜的诱因和主要挑战有所不同,存在“白+黑时钟”,因此在预防和应对时要“日夜分护”。
白天,婴幼儿活动量大、幅度大,尿布和皮肤间机械摩擦频率高,容易出现机械摩擦导致的“红屁屁”。颜主任解释,宝宝本就脆弱的角质层若受摩擦损伤,皮肤更易受到化学和酶类刺激物侵害。在三种最常见的尿布性皮炎(摩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念珠菌性尿布炎)中,摩擦是重要病因之一 [4]。
而到了晚上,宝宝更容易出现因过度补水导致的“红屁屁”,且因酸碱度改变,外来细菌更易繁殖。夜间尿裤更换少,宝宝翻身后固定姿势睡觉易漏尿,使屁屁处于高湿热状态,形成局部“蒸笼”,即高水合状态。一些尿裤若容易反渗,会加重高湿度,导致臀部皮肤过度补水,让皮肤屏障更脆弱[7]。
此外,夜间尿液浓缩,尿素浓度升高,细菌分解产生的氨更多,尿布区域pH值上升,改变正常酸性环境,激活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而这些酶是皮肤的主要刺激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在适宜酸碱环境下大量增殖,且二者可适应低氧环境,互利生存,会通过受损的角质层进入表皮,引发更严重的尿布皮炎和继发感染 [7,8]。
关于如何实施“日夜分护”,颜崇兵介绍,在常规防护基础上,需针对昼夜诱因差异采取措施:夜间选择防漏性好的纸尿裤,避免局部高湿热及酶类刺激,预防细菌定植[8];白天选用柔软不勒、适合大幅度活动的纸尿裤,减少摩擦以降低摩擦性尿布皮炎发生率;使用含乳酸成分的婴儿湿巾清洁,降低皮肤表面 pH 值;夜间选用含辛酸锌的护臀霜阻断金葡菌和念珠菌生长,并搭配透气性更佳的尿裤,加速氨的挥发以减少细菌增殖。
参考文献:
[1] 李 燕,江 艳,康琼芳,陆群. Summary of the best evidence summary on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diaper dermatitis in infants.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22. Vol.42
[2]Cohen B.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aper dermatitis [J]. Clin Pediatr (Phila),2017,56(5_suppl):16S-22S.
[3]Gao Ying,《Review of infant skin structure and physiology》,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Feb.2015.Vol.24.No.3
[4]Šikić Pogačar, M., Maver, U., Marčun Varda, N., & Mičetić-Turk, D. (2018).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per dermatitis in infants with emphasis on skin microbiota in the diaper 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57(3), 265–275. https://doi.org/10.1111/ijd.13748
[5]张琳琪, 李杨, 宋楠, 杨芹, 蒙景雯, 孙静, 金慧玉. 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8): 1169-1169.
[6]Chen, H., Zhao, Q., Zhong, Q., Duan, C., Krutmann, J., Wang, J., & Xia, J. (2022). Skin Microbiome, Metabolome and Skin Phenom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kin as an Ecosystem. Phenomics (Cham, Switzerland), 2(6), 363–382. https://doi.org/10.1007/s43657-022-00073-y
[7]Tüzün, Y., Wolf, R., Bağlam, S., & Engin, B. (2015). Diaper (napkin) dermatitis: A fold (intertriginous) dermatosis. Clinics in dermatology, 33(4), 477–482. https://doi.org/10.1016/j.clindermatol.2015.04.012
[8]Stamatas, G. N., & Tierney, N. K. (2014). Diaper dermatitis: etiology, manifestation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Pediatric dermatology, 31(1), 1–7. https://doi.org/10.1111/pde.12245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李勇、山缨教授:中国证据推动国际指南进步,及早、强化血压管理 | 2025美国高血压指南解读
2025-08-21 -
new极限挑战,生命至上 | 海医大三院为患者切除直径23cm重4.45kg腹腔巨大恶性肿瘤
2025-08-21 -
new健康中国数字医疗创新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08-20 -
08-172025
泰山十八盘紧急救援:山西护士休假跪地7分钟守护生命
-
上海市儿童医院颜崇兵:日夜分护,大幅降低婴幼儿“红屁屁”发生率
2025-08-12 -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2025-07-07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