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生王志峰:两度援疆践初心 一顶花帽映深情
“腹部不胀了,心里也亮堂了!”55岁的维吾尔族大叔买买提·吐尔逊捧着一顶绣满彩线的小花帽,郑重地戴在王志峰头上。诊室阳光落在帽檐流苏上,映亮了这位山西医生的笑意——这温暖一幕,正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王志峰两度援疆、书写晋疆情谊的生动注脚。
初抵边疆:从“忐忑”到“扎根”,老医生故事点燃初心
2021年,王志峰第一次以援疆医疗专家身份,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出发前,他曾有过顾虑:“万里之外的边陲,生活会不会不方便?”可双脚踩在这片土地上,顾虑很快被消融——少数民族同胞递来的热奶茶、集市上满是善意的问候、多元文化交融的鲜活气息,让他迅速爱上了这里。
更让他深受震撼的,是党校培训时听到的“马背上的医生”李梦桃的故事。这位扎根边疆的老医生,用一生坚守诠释“屯垦戍边”的奉献,讲到动情处数度落泪的模样,成了王志峰心中“援疆人”的精神坐标。“能参与对口援疆战略,既是机遇,更是必须扛起来的责任。”他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自此坚定了为边疆群众守护健康的决心。
再赴天山:身兼双职破难题,真心换得“花帽情”
2024年,带着对天山脚下的牵挂,王志峰再次申请援疆。此次回到第六师医院,他身兼科室副主任与医院名誉副院长两职,既要坐诊看病,还要协管团场分院工作——如何快速融入、用专业帮到百姓,是他面临的首要挑战,而买买提·吐尔逊的病情,让他找到了“破题”方向。
这位维吾尔族馕店老板,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年,吃药好转、停药反复,一次家庭争吵后,腹胀腹痛加重到无法干活。“除了胃的问题,你的‘心结’也得解开。”王志峰详细问诊后,不仅开出中西医结合药方,还拉着大叔聊家常、疏导情绪。几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的买买提复诊时,特意带来亲手挑选的小花帽,郑重戴在王志峰头上。“援疆不只是治病,更是用真心换真心,让民族团结的花在诊室里开得更艳。”那一刻,王志峰读懂了援疆的深层意义。
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三问初心写答卷
第一次援疆的20个月零8天里,王志峰总在思考三个问题:“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他的答案,藏在16项落地的新技术里,藏在“肛肠科”“中医院中院”的挂牌声中,更藏在当地医护人员写满笔记的笔记本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抱着这个想法,他牵头成立援疆名医工作室,以“师带徒”“一对一”方式手把手教技术;推动山西省人民医院与第六师医院联合申报课题,争取到40万元援助资金,发表两篇SCI论文(Q1一篇、Q2一篇),为两地科研合作搭起桥梁。
再次援疆,山西省委组织部“用心、用情、用力”的嘱托仍在耳边,王志峰的三个心愿愈发清晰:“留事业,让当地团队能独立开展工作;留形象,做积极向上的医护榜样;留感情,把汗水洒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王志峰常说,援疆人就像一团火,聚能照亮患者希望,散能化作星星守护边疆健康。如今,那顶绣着彩线的小花帽,被他珍藏在行李箱里——它不只是一份感谢,更是跨越山河的情谊见证,时刻提醒着他:一次援疆行,一生天山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医生王志峰:两度援疆践初心 一顶花帽映深情
2025-09-30 -
new援疆中医王永清:以针为笔灸为墨 让非遗中医火种在天山脚下燎原
2025-09-30 -
new援疆中医常飞:以针为媒 以药为情 把健康与温暖种在戈壁滩
2025-09-30 -
new山西医生索炜:两度援疆的中医“答卷人”,让杏林香满西域
2025-09-30
-
那个让人心疼的小姑娘
2019-06-10
-
中医良方,从死神手中抢回急性脑梗死老父
2022-06-02 -
40分钟 她让“失语”少年开口说话了
2023-06-09 -
西安58岁女子因脑干出血病痛缠身 医护康精心治疗照护助她顺利出院
2023-07-20 -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加油,急诊人!
2022-02-04 -
宁夏石嘴山|让你“医”靠 ——家医勤上门 服务暖人心
2023-05-16 -
宁夏|健康“守门人” 群众的“好闺女”
2023-07-20 -
那个让人心疼的小姑娘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