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心脏外科 :巧借外力“造血”

时间:2017-08-21 09:01:32来源:未知作者:杨萍 江丽波 阅读: 148196

善于寻求帮助,借助外力,很多时候利己也利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哈市一院”)心脏外科,就是巧借外力为自己“造血”的典范。

弱项变强项  

秘诀何在?

哈市一院早在1958年就成立了胸心外科,在老一辈专家的不懈努力和推动下,其专业领域不断拓宽,诊断水平日益提高。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科室人才衔接出现问题,加之哈尔滨市其它大医院心脏外科迅速发展,哈市一院胸心外科发展遭遇瓶颈。

在哈市一院院长孟庆刚上任后,胸心外科迎来最大一次变革。“孟院长高瞻远瞩,从2015年8月开始,将心脏外科从胸心外科分离出来,采用与万峰医疗集团合作的形式,引进高端技术,一瞬间,诸多心脏外科患者慕名而至。”哈市一院心外科主任戴天宁介绍,科室用了一个月时间的准备,于2015年9月18日成功地开展了非体外心脏搭桥手术及微创腔镜采集大隐静脉手术。孟庆刚巧借外力为心脏外科“造血”的做法,已在哈市一院初见成效。

积极主动作为  力争实现新跨越

哈市一院心外科主任戴天宁对第一位来到心脏外科做手术的患者记忆犹新。“患者在其他医院做了冠脉造影,由于病变广泛,医院建议不做支架做搭桥手术。但因手术费用高昂,患者拒绝治疗。听说我们医院有万峰医疗集团的专家,慕名而来,从技术、费用、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后,决定在我院手术。手术很成功,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效果也很不错。”

众所周知,心脏外科手术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对整个手术团队要求很高。更关键的是心脏患者异地就医更加困难,很多患者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让医生跟着患者走而不是患者跟着医生走,努力把国内最好的搭桥技术带给当地的患者,这是哈市一院心外科的服务宗旨。

最近的一个案例让戴天宁主任印象深刻。

一位64岁的患者,17年前放了两个支架,一直感觉不好,经常发作心绞痛。

来哈市一院胸痛中心就诊并急诊行冠脉造影术,发现心脏三支血管,一支完全闭塞,二支狭窄95%左右,患者在介入时突发心功能衰竭,台上放入心脏辅助导管,回CCU后又发生两次室颤,哈尔滨市很多医院都因手术风险太大不给他做手术,但又无法转往北京手术,这时万峰医生团队第一时间赶到哈市一院,为这位患者做了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手术后心绞痛已彻底缓解,现已顺利康复。

戴主任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目前已经很成熟,大多采用心脏不停跳搭桥,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创伤。目前国内一流团队的手术成功率在98%~99%。每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患者适合放支架,而有些患者适合搭桥。这其中的技术因素不但老百姓不知道,甚至很多基层医院医生也不太清楚,甚至还可能给患者误导。

至今,哈市一院心脏外科与北京大学万峰医疗集团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临床医疗立足于新技术、高起点、高标准、优服务,以微创冠脉搭桥手术为科室的技术核心和战略制高点,同时开展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外科治疗为基础的心血管外科技术。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内窥镜微创手术获取搭桥血管移植物为科室特色,安全有效地开展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苦,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戴天宁表示,下一步,心脏外科将着重吸引人才、培训人才,力争用高端的技术服务更多的龙江百姓。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