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
中国防治中风宣传月启动暨心脑血管病宣教园地授牌仪式举行
9月2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16年度“中国防治中风宣传月”活动在京启动。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秘书联络处巢宝华处长,北京同仁堂集团董事长梅群,总经理高振坤,北京协和医院彭斌教授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司杨荣臣副司长主持。本届宣传月活动计划于9月29日至10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为主题,包括大型社区义诊、健康大讲堂、病友会等在内的系列宣传教育推广活动。
会议现场
启动仪式上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办公室授予北京同仁堂药店“心脑血管病宣教园地”称号,活动当日还为周围社区的60多位群众进行健康大讲堂活动和为百余名群众免费义诊。
在启动仪式上,领导及专家回顾了去年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并进行了总结。同时表示在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更深入的发掘摸索适应我国国情的,中西医共建的中风防治策略与模式。
启动仪式
全国脑卒中发病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年轻化趋势加剧,近50%的中风患者为40-64岁的中年人群。王陇德表示,大多数人目前缺乏对慢性病的科学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体能消耗过少、吸烟和过量酒精摄入等,也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有关。” 2015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脑卒中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占33%,血脂异常占29%,高血压占25%,超重占21.5%,糖尿病占6.7%等。该报告显示,在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治疗和控制方面,高血压病人控制率不到25%,糖尿病在30%左右,说明即使在患者人群中依然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脑卒中的发病形势十分严峻。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率仍然在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死亡率数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据世界银行预测,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脑卒中病人。“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 脑防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指出。
王陇德院士表示今年即将到来的第11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宣传口号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希望通过开展更多的筛查宣教活动使中年人群更多关注自身健康,使卒中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得以放缓。
中风防控措施逐步完善
2009年原卫生部正式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各方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已经建立由306个基地医院、1000余家区县协作医院、2700余家社区乡镇医疗机构组成的国家一级的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卒中中心的建设有了明显推进。目前高级卒中中心已有 45 家,更多的中心正在创建中。卒中中心的建设是推进和提高医疗质量非常关键的环节,不同于单学科治疗,卒中中心是将多学科融合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其次,医疗技术显著提高。比如,可实施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医院由原来的少数几家增至 130 余家,溶栓数量 2010 年仅 2000~3000 例,现在上升至 10000 余例,溶栓对于患者预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残疾等非常有效,目前来看这些医疗技术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最后,全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筛查已达 500 万例,这 500 万人群的情况可明显体现中国卒中流行特点,发现卒中诊疗过程中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
社会资源参与防控宣教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一直以来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到中风宣传中来。社会药店更加贴近社区居民,作为政府医疗服务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承担脑卒中宣传最贴近群众的部分。社会药店的参与体现了脑防委对全国脑卒中宣教的影响力,也为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加入脑卒中全民宣教给予鼓励。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选择与北京同仁堂集团合作设立“心脑血管病宣教园地”,是对同仁堂集团的信任。同仁堂作为中国的民族企业,已有347年历史,同仁堂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不光负有经济责任,更重要是负有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这一宣教园地可以在今后的宣教中让大家充分的认识中风对健康的影响,更重要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大家防病控病的能力。
此次宣教园地的设立是对“药店+社区”宣教模式的一种探索尝试,通过宣教园地弘扬健康理念,传播健康知识,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不断加大健康知识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将“慢病防控”这一理念普及到各地人民群众中。
传统中药防治中风循证医学研究
据介绍,中西医结合防治中风病,已经成为我国中风病防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中药在中风防治方面,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都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对于中风急性期,更是形成了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丸、苏合香丸这样的经典名药。热证明显的中风用安宫牛黄丸和局方至宝丸、在寒证明显的中风用苏合香丸、预防高血压用牛黄清心丸等等,深入人心。
北京协和医院彭斌教授介绍,在日常西医治疗脑卒中相关疾病的同时,也在关注传统中药在心脑血管病领域的作用,比如同仁堂经典名药——安宫牛黄丸在临床使用中就有广泛的应用,下一步将准备开展有关安宫牛黄丸的循证医学研究课题,为中药在中风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科学的评判,为今后中药在心脑血管病领域更准确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证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