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2013年心脏介入数据:从推广到提高

时间:2017-12-22 10:39:13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阅读: 58387

编者按:从首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在西京医院开展至今,我国介入治疗已走过30载。4月18-20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论坛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表示,从“引进、推广”到“普及、提高”之路,30年来我国介入治疗已取得长足发展。


blob.png冠脉介入:指征把握良好  不均衡现象仍存在

2013年我国完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454 505例,比2012年增长16.9%;平均支架数为1.51枚;死亡率为0.26%。

霍勇教授介绍,2013年我国的PCI总例数达454 505例,包括网络直报数据(382 574例)、省级质控中心核实数据和军队医院数据(42 110例),较2012年增长16.9%(表1)。其中73%患者为男性;平均年龄61.6岁;患者多合并高血压(43.62%)、高脂血症(22.74%)、吸烟(22.07%)、糖尿病(14.57%)等。

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病例数超过1万例,但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北京市、河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等较多,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海南省和青海省等较少。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的百万人口病例数较多,而总例数位居第3、4和21位的广东省、山东省和四川省,百万人口病例数排位分别降至第13、14和28位。需要指出,我国平均百万人口的PCI例数为309.42例,远低于美国(约1800例/百万人),发展空间仍很大。

此外,不同医院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数据显示,手术量为1000例以上的医院占6.60%,但手术总量为37.8%;手术量为1~99例的医院占32.28%,但手术量仅4.93%。然而,与2012年相比,小医院尤其手术量为1~99例的医院2013年病例增长率更高(48.08%),或是我国PCI后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blob.png

专家观点

霍勇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从整个数据来看,我国介入治疗指征把握良好(图1)。2013年,每例患者的平均支架置入数为1.51枚,平均支架数排名前十位医院的置入支架数降低,完全属于良性循环。

葛均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国产支架对于降低介入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作用,应鼓励我国科学家、工程师研发创新型产品,提高我国介入治疗在国际上的地位。



blob.png先心病介入:器械和技术均处世界领先水平  注册数据有待提高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世良教授介绍,参与先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直报系统的地方医院共342家。2013年先心病介入治疗例数为26 037例,较2012年增长7.6%;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97.70%、0.14%、0.02%,与2012年持平(表2)。介入治疗适应证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41%)、动脉导管未闭(28%)、室间隔缺损(21%)和肺动脉瓣狭窄(4%)等。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不同介入技术的治疗病例均有所增加(表3)。

全国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例数最多的10个省市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云南省等,占64.0%;完成例数最多的10家医院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占30.2%。

需指出的是,我国国产介入器材处世界领先水平,使用比例为92.3%,进口器械仅占7.7%。


blob.png

专家观点

孔祥清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拥有自主研发的器械,且使用例数最多,如我国研发的封堵器已在50多个国家使用;介入治疗操作方法改进,并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严重并发症更低,如国外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约为5%,国内<0.1%。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注册研究数据不全面;(2)由于介入操作技术较专业,目前虽不同级别的医院都有开展,但尚需进一步规范化;(3)缺乏长期疗效与安全性证据。

朱鲜阳教授  沈阳军区总医院

2013年全军105家医院共开展了3725例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0.2%,报告1例死亡。部队系统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此外,部队系统对先心病介入治疗直报系统非常重视,已召开四次质控会。

需要指出,由于二胎和高龄产妇(35岁以上)是先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单独二胎开放,先心病发病率或会上升。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