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让生命重现微笑
近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主办的2014全国姑息治疗高级培训班即SMILE项目的第一期在苏州举办。
CRPC秘书长陈元教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制定的癌症姑息治疗任务,涵盖两方面内容:缓解癌症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并发症,以及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心理负担。因此,姑息治疗需整合入整个抗癌治疗,并成为国家癌症控制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RPC秉承这一宗旨,努力在国家卫生政策和临床实践工作两个层面开展一系列姑息治疗的继续教育工作,SMILE姑息治疗高级培训班正是这一理想的产物。目前培训班内容包括:姑息医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癌痛、呼吸困难、便秘、恶心呕吐、肠梗阻、厌食及恶病质、谵妄及抑郁、疲乏、如何与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等。
CRPC候任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就SMILE一词提出了培训班下一阶段的目标和计划。王教授指出,从小到大,从健康到患病,微笑是帮助人们安度难关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癌症是一个人一生最重大的灾难,如何能够让患者微笑,怎样去关心患者,是姑息治疗最重要的理念,这其中还包含许多医学人文关怀和和谐医患关系内容。2014年姑息治疗高级培训班将以“让生命重现微笑”为主题,举办四期活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培训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将成为“火种”,将姑息治疗的正确理念及方法由点及面带到更多地方医院,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带来福音。
阿片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给药前需谨慎评估高危因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金毅教授指出,调查发现,患者对既往镇痛治疗满意度不到15%,其中镇痛疗效、不良反应是重要因素。平衡镇痛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精细的的工作。
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其中便秘占91.71%,恶心呕吐占79.26%,而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如尿潴留等)发生率均不到30%。因此,处理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具重要临床意义。
机制 阿片类药物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机制包括:肠道运输延迟,抑制肠道腺体分泌,抑制胃排空。前两项会导致便秘,而第三项与恶心呕吐相关。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依从性,从而影响疗效。此外,胃肠道不良反应无论是否由阿片类药物引起,都会影响口服阿片类药物胃肠道的吸收,使患者无法在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有效的稳态血药浓度,进而影响口服药的镇痛疗效,但不影响胃肠道给药途径的疗效。
治疗选择 应该如何选择阿片类药物,应对胃肠道不良反应对镇痛疗效的影响?首先,根据镇痛目标在不导致严重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事件下,尽量降低疼痛,优先选择较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药物。
其次,在选择口服阿片类药物之前,需谨慎评估患者胃肠道高危因素(图1),有胃肠道高危风险者应优先选择非胃肠道给药途径。
癌症相关性谵妄:注意“昼轻夜重”特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唐丽丽教授指出,谵妄是一种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或脑病,以老年危重患者和疾病临终阶段最为常见。主要发病原因包括感染、代谢紊乱、药物、疾病等,患者常有认知损害、感觉剥夺、器官坏死、酒精中毒的病史。除苯二氮类药物、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外,阿片类药物也可引起谵妄,其中针剂 > 口服 > 贴剂。晚期癌症的谵妄占25%~85%。
诊断 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意识紊乱、定向障碍、现实检验功能的损害、注意不能、精神激越/迟缓、错觉/幻觉、睡眠周期破坏,常具有“昼轻夜重”特点。需完善病史,治疗史,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精神科评估(包括谵妄症状评定量表和谵妄评定方法量表)等。
治疗 氟哌啶醇是治疗谵妄的金标准,有多种药品剂型:口服片、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针剂。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该药可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奎硫平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小,但也会导致躁动不安和帕金森病;这两种药物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的作用,因此可引起镇静。
需注意的是,苯二氮类药物会加重谵妄,临床应慎用。便秘会加重患者谵妄,因而要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 需注意摔落和拔管等意外伤害。保持适当但不剧烈的感觉刺激。患者白天应避免长时间睡眠,减少对睡眠周期的破坏,夜间应以微弱的背景灯光和持续的声响为宜。
癌症相关性疲乏:对因与对症治疗相结合
河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刘巍教授指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定义癌症相关性疲乏(CRF)是一种由癌症和(或)抗癌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性身体、情感和(或)认知方面的主观疲劳感觉及精力耗竭感,并干扰机体正常功能,临床上更容易被医患双方所忽视。
CRF与一般疲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与活动或能量输出不成比例;不能通过睡眠或休息缓解;持续时间更长;更加严重。此外,癌症相关性疲乏通常合并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疼痛。CRF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诊断 CRF可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对其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其他工具包括:简短疲乏量表中文版(BFI-C)、癌症疲乏量表(CFS)等。需特别注意评估一些与疲乏发生密切相关合并症,如疼痛、抑郁等。
治疗 对因治疗包括处理贫血、恶液质、抑郁、睡眠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类固醇药物、西洋参被证实有效;莫非达尼和哌醋甲酯也有效,但尚未将疲乏列入其适应证中。相比之下,规律运动、针灸等非药物治疗简便易行,更具有优势。
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研究新发现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潘世扬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蛋白靶标SP70。该蛋白SP70存在于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因此可用作肺癌检测诊断的分子靶标,同时也是抗肺癌治疗的理想作用靶点。目前,该成果已经取得国家专利。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据统计,我国目前肺癌早期缺乏有效的筛选和诊断,所以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
潘世扬教授团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组化、胶体金试纸条、免疫荧光和特异性循环肺癌细胞(SCLCC)检测等多种方法,用以检测SP70。其中,“SCLC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与当前所用的Cellsearch技术相比,敏感度高出1000倍。至今在临床上已检测500例以上,与病理分析的符合度达78%。
(蔡心轶 程守勤)
化疗止吐新药阿瑞匹坦在华上市
本报讯(实习记者 王坤)3月29日 默沙东中国在京宣布:阿瑞匹坦胶囊(意美®)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在华上市。作为全球首个高度选择性的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胶囊有望为广大的中国化疗患者带来福音。
会上,最新版2014年《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同时发布。新指南推荐把“三联方案”——阿瑞匹坦、5-HT3受体拮抗剂,联用地塞米松,作为目前化疗止吐的一线治疗方案,从中枢和肠胃“双通路”入手,全面解决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问题。
会议现场,数百位专家还发起“拒绝呕吐,美好心意”的公益倡议活动,号召临床医生、媒体、患者、家属及公众,关注患者的治疗需求,规范不良反应的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和治疗质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