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病例讨论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病例讨论/详情

中外专家论辩甲状腺癌过度诊断

时间:2014-03-13 17:32:00来源:未知作者:王晓泽 阅读: 130526

blob.png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近2倍。该发病率增高主要源于过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检出增加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月20日在线版)

来自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盖尔泽医学院的研究者Gilbert Welch 和Louise Davies 指出,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但死亡率并无增加,且甲状腺癌癌肿直径转向更小(≤1 cm),而≥2 cm的癌肿直径的甲状腺癌百分比较低,两者均可作为过度诊断的依据。密切监测可作为外科手术和放疗治疗后的替代管理选择。在日本及美国,一些医疗中心已启动了密切监测的相关研究。

然而,对该研究结果持反对意见的批评者指出,该分析过于简单并忽略了几个关键事实。

争论焦点

blob.png

焦点一

甲状腺癌死亡率维持稳定?

来自于克利夫兰诊断内分泌部的Allan Siperstein教授指出,该研究的研究者描绘的死亡率图具误导性。因时间跨度过长(35年)导致视觉上的平台期。实际上,自2001-2010年来,甲状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增长率仅次于肺癌(2.4%),甲状腺癌死亡率并没有进入平台期。他强调,甲状腺癌死亡率的上升是很严重的临床问题,不能简单因过度诊断的结论而被忽略。

焦点二

癌肿直径较大的甲状腺癌在减少?

研究者提出,甲状腺癌癌肿直径转向更小(≤1 cm),癌肿直径≥2 cm的甲状腺癌百分比较低。这是过度诊断的另一证据。

Siperstein对此提出质疑。虽然研究数据显示,小病变范围甲状腺癌发生率从1988/89年的25%上升至2008/09年的39%;同期,较大癌肿直径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从42%降至33%。但是该项研究中没有纳入的数据显示,无论癌肿直径大小,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在增加。

研究者说,这可能由于目前可诊断出过去不能发现的较大非进展性甲状腺癌。根据目前证据可确定该问题与过度诊断相关,但是并不能排除其他原因。

blob.png

焦点三

密切监测可行?

研究者认为密切监测是无症状患者应接受的选择。

Siperstein认为,积极监测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是因前列腺癌常发生于老年男性,预期寿命较短。该方法对常在50岁时被检出的甲状腺癌患者或许不太适合,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带病生存30年或40年。

来自芝加哥大学内分泌组的Raymon Grogan 表示,“如果乳头状甲状腺癌被诊出,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因为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手段可预测需要手术治疗或只需观察。”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