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卫生之道在卫生之内 更在卫生之外——《大国卫生之道》读书有感

时间:2016-11-07 13:01:58来源:未知作者:张进瑜 阅读: 120889

image002.jpg

一 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王红漫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265千字)

 

二 作者简介

王红漫,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社会学与医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从事跨学科科研与教学工作。迄今,共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系“我国农村卫生保障制度政策研究”国家级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城乡医疗统筹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问题研究”国家级重点项目负责人。出版专著7部、译著2部、科普著作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咨询报告12份。

 

三 学术观点

此书共由三篇章和附录组成。

第一篇 道之弁

本篇是开篇之初,即书籍的“弁言”(前言),作者把自己的实践调研、培训讲义以及大会发言内容的介绍作为本书的前言内容,本人理解这突现出作者提出的对大国卫生建设的依据——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科研,来源于不断进取的努力!内容包括:取精用弘—2007年11月作者完成的北京大学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报告的浓缩版《建立农村卫生保障体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发微究竟—2010年9月底作者受命于北京大学执笔完成的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送审稿)》回函;国学拾掇—2008年9月3日,作者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会议上的发言《健康中国2020基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释纷利俗—2001-2009年作者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县级医院院长、卫生局局长培训班授课准备的课件,后应邀发表于《中国医学人文评论》上的《答谁动了医院的“奶酪”》;切磨箴规—2014年9月18日作者在九三学社中央第二次科学座谈会上的发言《癌症筛查与过度医疗》;应理唯实—2001-2008年作者在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县级医院院长、卫生局局长培训班上的授课讲义《医务工作当计量时间成本并与m-健康结合》。

第二篇 道之通

本篇阐述了大国卫生之道开展全民医疗的相关研究,从制度研究、调研问卷、数据模型进行了阐述和讲解,包括如切如磋—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我国建立城乡统筹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研究》;系统思维—《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优化研究》;由表及里—社会医疗保险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四两千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医保筹付测算模型》;大道为公—中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考量;一卡贯通—我国人口信息化管理政策研究;一账贯通—构建全国统一合作医疗报销体系;e网贯通—建立基于网络的人口与健康大数据研究系统的函件。

第三篇 道之广

本篇作者阐述了对于国家以及全球卫生治理的广阔之道,既包括微观的实体机构的建立,客观的衡量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还包括宏观的战略思考,内容有:通世界—迈向世界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通社会—关于社会进步评价指标的孔见;通科研—关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健康发展跨学科研究中心”(直属实体)机构设置的请示;设智库—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通教育—读书为国家,学问为百姓;通而不同—我国个性化健康发展战略思考;通贯古今—卫生之道在卫生之内更在卫生之外。

 

四 读书有感

1 大国卫生—胸怀祖国,不忘初心,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书中写到,“卫生之道在卫生之内,更在卫生之外,斯言源于笔者对道德的理解、对医事的认识”。初识此书,我一直怀有好奇之情,不知如何正确理解“道”?读到书籍的最后,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文章,本人对“卫生”、“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卫生是人类为疾病医疗、健康关怀提供必要的保障,既可以个人自给,也可以有群体和政府提供。”从《大国卫生之难》《大国卫生之论》到《大国卫生之道》,作者的大国卫生三部曲,紧密结合我国卫生改革,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常道为体,非常之道为用”,常道—即国民要有贵生的思想、康乐的环境,更要有健康的习惯,这不仅仅是生理卫生的问题,也是心理卫生的问题;不仅是医药、体育的问题,也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而且重在“育”。非常之道—即为医事。本人认为这里的道,是指人类与自然融合之道,表现为天人合一,和谐发展。本书虽然是一本以科学研究、学术报告和实践调研为主要内容,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教学的热爱、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卫生、健康乃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大事,更是实现中国梦中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本书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胸怀祖国,不忘初心,彰显出有志之士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

2 理论与实证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易懂

此书作者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过程中穿插《谁动了我的“奶酪”》、“鲇鱼效应”“霍布森选择”等有趣的“故事”,将卫生之道娓娓道来,既生动活泼,又体现出科学严谨性,可见作者学识渊博,通古今知中外,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研究经验。作者毫无保留的将“社会医疗保险调查问卷”公开发表,一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有识之士提供宝贵的研究方法,体现出了广博无私之心。

3 卫生国情教育—学生受益匪浅

王红漫教授于1997年提出的“卫生国情教育教学一体化”人才项目,2000年扎根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到2016年已经整整16年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民生”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和“金苹果教学法”,指导了北大千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横向上实践团队已先后到达31个省,纵向上,在多个省市的不同层面的全国多地开展“卫生国情教育”。本人也是卫生国情教育的受益者,每次参加卫生国情教育之前,都是利用前期休息时间参加培训,在教育之中调查民情,在教育之后进行实践总结。专业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感到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获益匪浅。

4 不言放弃,不断努力,终得收获!

作者在书中写到第二篇《我国建立城乡统筹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研究》内容是作者2007年的标书,上报项目申请未果,便自费开展研究,指导2名本科生学位论文,2名研究生开题,在2012年再度上报,结合了前期的调研内容,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立项。文字虽短,但却看到了作者不言放弃,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的“韧”劲儿。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敬业的职业精神,这也体现出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作者为人师表“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家风范!

总之,读罢此书,本人仿佛看到了作者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辛勤耕耘的身影,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胸怀祖国,为百姓谋福利,“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情怀,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愿与大家共享之。

 

张进瑜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师

2016年10月20日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