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好书 妩媚春光
第一期“2018中国医界好书读书会”走进北医课堂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北京大学医学院那些“冬眠”的柳枝正悄悄吐出新芽,小草裹着泥土的芳香钻出了地面。“几处早莺争暖树”,“草色遥看近却无”。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奋力绽放“春”的生命姿态。一场读书活动也正悄悄将“春”的明媚收藏进简陋而不简单的北医课堂,伴着书香,沁入心脾,清欢煦暖。
“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好时节!用一本好书,妩媚春光,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3月10日,由医师报社、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一期“2018中国医界好书读书会”,在王红漫教授的“健康与社会发展经典导读”课堂举行,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回忆起2017年报社的第一场“医界好书读书会”也是在这样相似的春天、也是在北医举办的情景,禁不住感慨,“历史是这样的巧合!”
和往期相比,选修本次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三个阶梯、100多名北医学子参与了活动,并在活动的互动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读书会增添了一份北医特有的“独立思考”与“探索追问”的精神元素和学术色彩。
已是89岁高龄、现任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及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昭耆亲临现场,“我现在是一个退休的老头儿了!因为有这么多同学,所以我特别愿意来讲一讲那些年的那些事儿,我的老师们传承给我的财富,我也希望给你们传下去!”
作为特邀荐读人,曾教授饱含深情地回望从医传记《漫漫从医路》的难忘记忆,分享了一生之中学医、行医的亲身感悟和珍贵思考。慈蔼亲和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穿越时光淬炼而娓娓道来的为“医”处世之道,赢得了现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笑。
王红漫教授担任本期读书会轮值会长、特邀荐读人。她思想活跃、时刻自带学者光芒,带领着同学们通过现场朗读、分享读后感、问题探讨等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将《大国卫生之道》一书中涉及的我国城乡统筹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研究、政策建议及我国个性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考等公共卫生政策研究更为亲切、有趣地呈现出来。无形之中,流露出自己的一份工作心得、一份著书情怀。
她说,大国之道,在于心,亦在于行,道之所至,有我对天地之心的一份追随,对往圣之学的一份崇敬,还有对生民之命的一份牵挂。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医师报社社长王雁鹏充满感恩之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届读书会所没有的学术氛围,这都要感谢北医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对读书会的爱惜与支持!也更加激励报社继续将这样的公益性活动举办下去,为更多的医师们送去医界好书丰盛的思想和暖心的温度。”
此次活动共计百余人参加,健康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关注。
特邀荐读
曾昭耆教授:谁是你的好老师
【讲述】
坐在讲台上,曾老神情宁静,囧囧有神的眼睛透露出生命的沉淀和睿智。面对着教室里一双双正凝视着他的年轻学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光又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
我遇到过许多可谓老师的上级医生,但其中令人难忘和感激不尽的却正是当时最“害怕”的严师。毕业后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著名的内科学和热带病学专家应元岳教授。他对我印象比较好,但在工作和学习上又似乎永远对我不满意。
从查房到各种学术活动,只要他在场,只要有讨论的机会,几乎总要点我的名,让我首先发言。我一说完,他马上站起来严肃地提出质问、反驳,并要我继续讨论,直到我完全没有可说的了,他还说:“那可不行,回去好好念书,明天回答我。”第二天只要一见面就问:“念书了吗?你现在再说说看。”当场就得回答,直到他满意或者我再也讲不下去了才罢休。刚喘一口气,下一轮的提问又来了。
那几年,简直始终生活在“答辩”中,教授好像总是不依不饶地揪住我不放,没有让我过上几天轻松的日子。
另一位忘不了的老师就是北京医院的内科老主任陶桓乐教授。那时,我是主治医师,陶教授每次查房总要提问,他一般先问住院医师,如果回答不满意,他通常不动声色,回头就要我发表意见。一旦我也没说到点子上,从教授的表情就看得出有麻烦了,要挨批评了。实际上,挨批评的次数也真不少。
【观点】
“谁是你的好老师”这个问题有时难以分清。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也许你现在还识别不了谁是你的好老师,他可能就是你现在讨厌的、害怕的,甚至有点恨的那位老师。过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才明白,原来他就是对你帮助最大的好老师。
广义上的“老师”就更多了,包括医技科室的医生、技师和技术员,还有经常与你一起工作的护士。
从另一角度看,每位患者或许也是你的老师。医生学过许多病的诊治,但医生不可能什么病都得过。患者作为疾病和各种诊治手段的承受者,他们用亲身经历向你叙述所患疾病的种种症状,展示有关的体征及其演变,诉说各种诊断检查的难受程度,以及他们对各种治疗的效果和毒副反应的切身体会。这些对医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朗读精摘】
应把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上
肯动脑筋,身边就有研究课题
别指望能轻易搞出高水平的成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创意处理,提升论文价值,但不提倡脱离实际做科研
——《漫漫从医路》第二十八讲 学习做科研工作和写论文
(朗读者:北京大学护理学本科生 赵瑞防)
王红漫教授:卫生之道 在卫生之内 更在卫生之外
【读书感悟】
《大国卫生之道》一书分为三个部分:道之弁、道之通、道之广。正如书中所讲:“道在于心,亦在于行,道之所至,有我对天地之心的一份追随,对往圣之学的一份崇敬,还有对生民之命的一份牵挂。”每次反复阅读这段话的时候,内心感慨万千,同时也折射出了王红漫教授对该书所倾注的无数心血和对大国卫生发展的情怀。
当我阅读完这些内容之后,结合自己曾经挂职地方卫生局副局长的经历,以及2016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后每年寒暑假的社会调研实践,深感王红漫教授在思想上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以及对大国卫生发展的前瞻性。当然,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全面的、多角度的实证积累,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了解到整个大国卫生的宏观面,了解到前沿发展态势。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 尹宇孚
想来能够拜读《大国卫生之道》一书,即属偶然,也为必然。偶然在于,读此书的契机为撰写文章时参考问卷数据,因而有幸详读和探究;必然在于,做为准备攻读健康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学生,此书为求学必读佳作,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保障相关领域学习的重要参考文献。
从笔者对于每一小节标题前的四字总结、在研究方法和样本量以及具体的测算方法方面的细致讲述,到笔者通篇对于医疗卫生保障议题的阐述之前的问卷发放、现场访谈、深刻思考,读后都令我感觉自己在专业求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杨乐
【朗读精摘】
卫生之道在卫生之内,更在卫生之外,斯言源于笔者对于道德的理解、对于医事的认识。
什么是道,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是庄子的说法,而孔子则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这似乎与老子讲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相合。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重新解读经典,把既讲自然,也讲人品糅合起来品道,就不难发现“道不远人”,即便老子也承认“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道既有常道,也有非常之道。
——《大国卫生之道》第三篇 道之广
(朗读者: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李俊)
颁发证书
会上,医师报社社长王雁鹏和北大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李红
分别为王红漫教授、曾昭耆教授共同颁发第一期“2018中国医界好书读书会”轮值会长、特邀荐读人证书。
互动赠书
参与互动、现场朗读者获赠荣获中国医界好书评审组评选出的“2017中国医界好书”各类别医学热门书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辅助生殖技术历经百年,精准医疗时代如何实现精准卵巢刺激?
2024-10-30 -
new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嘿,朋友们,进博会的热闹日子又来啦!
2024-11-06 -
new患者口中的付渊博:“我不是信他,我是信仰他”
2024-10-29 -
new夫妻幸福加油站 您真的关注了吗?| 男性健康日
“生殖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让生殖健康成为健康的短板。”
2024-10-28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新增两个目标!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发布
2023-02-28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看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三名军医教师的故事!当白大褂遇到“国防绿”,当柳叶刀邂逅白粉笔
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