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2018中国健康公益星·十大公益人物

时间:2019-01-10 13:04:22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阅读: 103917

他们是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医者,无论患者贫穷、富有,他们都怀抱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呕心沥血,点滴付出。

他们,让医者更具温度。

(按首字拼音排序)

韩雅玲 大爱无言 心血管领域的女勇士

image.png

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她,还是一位心系患者、博施济众的公益医者。2018年,她带领全国17个省、39家三甲医院的50位心血管病专家奔赴四川汶川,参加“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会长,她曾免费义诊3000余人次,义务测血压、血脂、血糖2800余人次,心肺复苏培训500余人。为了提升全科医师对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急救水平,她百忙之中,一口气举办了大讲堂16场、全科论坛1场、讲授心血管疾病防治课程133节,培训全科医师3500余人,收获高度好评。

她就是北部战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心内科主任韩雅玲院士。

徐和平 灾害一线的最美身影

image.png

每年全国科普日,云南主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每年带队参加重要义诊、疾病筛查、知识传播、帮助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援助、医学救援、科技扶贫、国际合作等,她更是义不容辞。

她说,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

她将美好倾注日常,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爱心照亮社会。她和她的团队用亲身行动诠释了医者如何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

她就是云南省医师分会会长徐和平教授。

梁军 深入贫困一线的公益院长

image.png

30余年,他与恶性肿瘤进行着综合治疗的战斗,通过肝癌介入治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他所倡导的肝癌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大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他曾深入贫困山区第一线,普及讲解肿瘤防治知识;他曾亲临下乡义诊,积极参与卫健委癌痛规范化评估等公益项目;他曾带领科室向疼痛、重症的肿瘤患者献出温暖。

他就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梁军教授。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防治 国际舞台的推动者

image.png

他在我国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亲自开创了一系列糖尿病防治大型公益性活动,大大规范和提高了我国专业人员对糖尿病防治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糖尿病防治能力;他撰写的科普丛书《知名糖尿病专家进社区》等,让广大群众对糖尿病防治有了更多知识,从而提高了糖尿病的早期检出率,降低了糖尿病发生风险;他成为我国首位在国际重要糖尿病学术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内分泌专家,树立了我国在世界糖尿病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就是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于学忠 披荆斩棘 铸就中国急诊事业辉煌

image.png

作为我国第一家西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他一直致力于提高我国急诊学科水平。作为中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批应急咨询委员会专家,他参与制定的国务院、卫生部、北京市各种应急预案和政策法规,极大地推动急诊医学事业的发展。

2009年,抗击H1N1,他主动请缨,一方面管理发热门诊,另一方面牺牲急诊科小家利益,最大化保证了其他患者的健康安全,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从事急诊医学近40年,他饱尝学科发展的酸甜苦辣,并用坚守带领中国急诊人披荆斩棘,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铸就了中国急诊事业的成就与辉煌。

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医学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科医师分会会长于学忠教授。

刘强 保乳 愈她 乳癌患者的知心人

image.png

他积极参与乳腺癌预防、治疗及患者教育,促进国际交流,普及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治水平;他致力于建设我国亚专科设置最全面的乳腺肿瘤中心,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比例达50%以上,为全国最高之一,生存率亦达国际先进水平。

围绕肿瘤微环境及逆转治疗耐药等转化研究热点,他执着深入探索,赢得国际该领域学术界的认可。

两本英文肿瘤学专著,多次举办科普讲座,“谈BRCA基因检测的who和why”、“高龄产妇更易患乳腺癌”、“愈她·有约公开课-避开乳腺癌筛查与诊断的误区”等……

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无不感觉讲座生动、知识全面、收获颇丰。

他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主任、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刘强教授。

李维勤 患者口中的“胰腺炎终点站”

image.png

医者仁心,二十多年如一日,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近年来,他累计收治4000余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成功救治几十名千里专机转诊的危重患者。他擅长系统研究疾病,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因他显著下降。他带领的重症胰腺炎中心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胰腺炎终点站”。

他利用网络和微信建立了急性胰腺炎多学科网络平台APnet,发表科普文章,毫无保留地传承学科,就是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成为“百姓信任的医学专家”。

他就是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外科重症医学专家、长江学者李维勤教授。

董平 讲求仁心砺术 办好“董老板的晒鱼场”

image.png

从医二十载,以患者为中心,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诊疗思维,他养成了“仁心砺术”的行医风格。

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不厌其烦地义务为大批患者定期开展公益教育讲座,答疑解惑。

作为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他参与的各类义诊、援边活动,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奔赴云南、海南、内蒙古等边远地区,培训授课,指导开展学科建设。

作为一名深耕临床一线工作的医者,他还在休息时间创办“董老板的晒鱼场”公众号,所撰写的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传递正能量。

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董平教授。

唐丽丽 赋医学以温情 用音乐传递爱

image.png

肿瘤患者的治疗有很多种,而她将目光投向了心理康复领域。2015年底,她发起了爱心公益项目“心音坊”,募集钢琴和演奏志愿者,坚持3年来在医院演奏音乐,艺术地缔造着医学人文关怀的灿烂光芒。

她利用业余时间,译、著出版了《写给癌症患者的心灵处方》《癌症人性的一面》《肿瘤患者身心重塑与功能锻炼》《冥想》等多部医界好书,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生死故事背后的生命温情和动人精神。2019年,她获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会Noemi Fisman杰出临床工作终身成就奖,是全世界第9位、亚洲第2位获此殊荣之人。

她就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教授。

王东民 深居闹市做学问 心系山区谱健康

image.png

他强调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出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新特点,在国内较早开展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新辅助化疗、内分泌等治疗新方法,并建立了较完善的乳腺癌随访体系,深受欧美地区医学界的赞赏。

他尤其重视山区百姓的高发恶性肿瘤,曾积极参与采用流动车筛查方式,深入平谷山区,走村串户,方便群众的疾病诊断治疗,接受科学规范的科普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解决因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制约的山区百姓诊疗难题,为政府的民生工程赢得了荣誉。

他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王东民教授。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