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2018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创新专家

时间:2019-01-10 13:04:22来源:未知作者:贾薇薇 阅读: 67845

他们善于发现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攻坚克难、敢于质疑;他们将创新与发展视为医学的生命力,不遗余力、勇于创造;他们是推动医学进步永不停歇的发动机。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亚进 助推中国微创外科走向世界

image.png

他是我国腹腔镜肝切除技术推广和普及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中国的肝胆胰微创技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首届国际腹腔镜肝脏外科协会的创始会员。

他于2013年完成亚洲首例腹腔镜辅助的ALPPS手术,率先在国内及国际上提出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标准化流程,成为业内学习标杆。他提出腹腔镜原位前入路解剖性第7肝段切除的技术路径,使这一腹腔镜肝切除中最高难度的手术流程化、简单化、可控化。他倡导的肝脏分隔技术结合多学科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式,可将选择性的中晚期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由15%提高至近50%。

他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亚进教授。

胡夕春 

肿瘤内科临床诊疗的 “教科书”

image.png

他擅长乳腺癌等实体瘤诊疗,致力于肿瘤诊断、全身治疗和循证医学研究。他痴迷于研究药物机理,对各种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了如指掌;他整理出版了《肿瘤内科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对策》;他的学生将他在查房中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整理成书——《肿瘤科常见诊疗问题问答》,内容精彩、解答详实。

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诊治中心。他的科研成果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他是ESMO乳腺癌学术专委会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当选现任委员。

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

黄美近 胃肠肿瘤关键与实用技术的改良者

image.png

他参与创建了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专科三甲医院),诊治和手术的结直肠癌例数位列国内前茅。

他发明的用于测量直肠肿瘤深度的测量棒,是精准根治直肠肿瘤、保证安全切缘的强大助力;他发明的门诊套扎肛门镜,极大方便患者治疗,减少住院费用;他在国内首推高位淋巴结清扫与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技术操作,以减少或防止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这一棘手问题的发生。

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为胃肠肿瘤诊疗带来新突破。

他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黄美近教授。

刘宏宇 打开黑龙江省心脏外科新局面

image.png

他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了首例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手术,打开了黑龙江省器官捐献心脏移植的新局面。他是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金刀奖”的获得者,在心脏大血管病外科领域的微创手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主攻心肌保护、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干细胞和新型材料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课题资助。他在克山病的防治过程中取得丰富临床经验,并调研了黑龙江省11个市县,建立心血管病慢病管理体系。

他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宏宇教授。

刘忠国  用创新技术减轻骨科患者痛苦

image.png

他率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帮助解决临床技术难题,让高难度手术实现快速而精准。他在髋、膝关节置换、关节运动医学、复杂骨折创伤、脊柱微创的诊疗方面颇有建树,在创伤医学上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

他提出的关节镜下线缆捆扎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技术、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惠及百余位患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康复率,得到普及与推广。

他就是厦门市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国教授。

王洁 

推动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image.png

她在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系统性工作,并取得具有创新性的实质进展。她首创基于肺癌外周血无创分子分型标准及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监测新方法,建立个性化诊疗体系。

她利用组织和外周血样本证明,化疗过程中EGFR突变的动态改变源自肿瘤内EGFR突变异质性,为化疗与靶向治疗的交替应用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她利用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阐述了肺癌靶向治疗耐药、转移、表型转化的机制,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新思路。

她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王洁教授。

王丽娟 

勇挑重担 力解慢病防控瓶颈

image.png

她带领团队主攻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分子及血管机制研究,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综合诊疗体系进行系列研究。

她是《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执笔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等系列指南及标准的专家组成员。

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帕金森病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专项的首席专家,牵头联合我国10家著名大学及医院,组建全国帕金森病研究协作组,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

她就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王丽娟教授。

王立祥 

引领中国特色 心肺复苏前进道路

image.png

他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科学理论之言,领衔中国首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强调心搏骤停前期的预防、预识、预警的 “三预” 方针;把握心搏骤停中期的标准化、多元化、 个体化的 “三化” 方法;关注心搏骤停后期的复生、超生、延生的 “三生” 方略。

他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科技转化之路,源于实施传统的标准心肺复苏时受胸外按压禁忌证限制应运而生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法,转化为世界首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应用临床;他创立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科普惠民之策,启动了“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力争5年时间精准普及心肺复苏2亿人,将普及率由1%提升至 20%。

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教授。

维拉 为癌痛患者带去无痛生活

image.png

她深知长期疼痛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交的严重影响,她将为所有疼痛患者提供高质量生活和治疗作为奋斗目标。

她积极参与疼痛领域学术活动,将最新、最全面的学科进展和理念带到新疆。她走遍天山南北参加疼痛义诊活动,着力为基层医疗服务。她关注癌痛患者需求,将治疗、支持与辅导相融合,为患者缓解整体痛苦不懈努力,她所带领科室获得“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称号。她说,无痛,是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而每一位患者都有权利享有无痛的人生旅程。

她就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维拉教授。

武爱文 成立国内首家造口病房 

image.png

他主攻结直肠癌诊疗,在规范分期基础上,关注患者肿瘤治疗效果、保肛、微创、快速康复及生活质量,尤其关注减少造口比例、改善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他主持成立了国内首家造口病房,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他率先建立多维度胃肠道肿瘤药物筛选平台(PDX模型、3D培养及类器官培养),指导临床用药。他先后参与多项胃肠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实施工作,其中“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案”获得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支持,成为专业公认的治疗模式。

他就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及造口病区主任武爱文教授。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