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风波
说起医学伦理,今年怕是没有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更出名的了。2018年11月26日,科学家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此事一经曝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并遭到122名科学家的联名指责。
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三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已要求有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现实中,医院的伦理审查规程大多取决于各个医院。今年3月,一位淋巴肿瘤患者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参加CAR-T实验后死亡,患者家属的律师曾提交举报材料,指控医院在开展临床研究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医院伦理委员会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查。
在今年10月“医师报微信平台”发布的一份针对医生群体的伦理调查问卷中显示,有5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未接受过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76%的参与者表示医学伦理对医疗实践有指导作用。
在“晚期肝癌有突出贡献八旬老人,急性肝炎10岁儿童,只能收一位,该怎么办”一题中,66%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医生应该给10岁的儿童开住院单。
贺建奎因创造了基因编辑的婴儿引起了国际上的愤怒专家点评
不懂伦理的科学家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会长李义庭教授:第一,我认为不懂伦理的科学家不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要受伦理的制约与指导,同时,也促使伦理观念的变化。伦理讲究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即这个事情应不应该做?对人类社会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研究亦然。所以,医学、科学与伦理都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受试者保护体系,包括:医疗机构、研究的申办方、研究者等都要肩负责任,当然,其中包括伦理委员会,但不能完全依赖于伦理委员会。
第三,要切实加强伦理委员会的建设,2016年我国发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对于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及审查内容有着非常具体的规定,但是,目前个别伦理委员会确实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因此,应提高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评估能力、确保审查质量。
第四,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医学伦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医学生及在职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特别要加强在职医务人员的伦理专题培训。社会上,也应广泛地进行伦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如果说法律是底线,那么伦理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境界,而有道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另外,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加强监管。即要加强立法及制度建设,让逃避监管的人没有空子可钻。现在我国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地开展这项工作,希望通过这些事件能够总结教训,把我国医学伦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