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健康是服务患者的根本

时间:2019-01-03 14:26:00来源:未知作者:熊文爽 阅读: 58053

“你不是医生吗?医生也会生病?”在大众眼里,医生们最懂健康,应该是身体最健康的一个群体。事实上,每天为患者看病的医生恰恰是健康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2018年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 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 51.13 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

此外,在自我身体状况的认知上,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35%认为一般,4.9%认为差;在身体对工作的影响上, 22.3%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工作,31.1%的医师认为身体状况对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

10.3%医师睡眠超过8小时,49.7%睡眠为6~8小时,40%睡眠小于6小时。

还有更令人痛心的数据:近年来,医生猝死事件频频受到媒体报道,猝死人群以中青年医生骨干居多,平均年龄40岁,90%是男性医生。

医生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医生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显著增加误诊误治等医疗过失风险。所以部分西方国家专门出台法律保护医生的健康权利。例如在德国,医生带病工作被患者举报,将被处以1万欧元罚款;医院如果看到医生带病工作而不采取保护措施,将被罚款2.5万欧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医院负责人要被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美国的情况也较为相似,超过工作时间后,医生将不被允许参加院内的工作。

然而在我国,医生的休假权缺少法律保障。因医院目前属于事业单位,不受《公务员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与医院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医生受调整,但存在“同工不同酬”问题),而广受期待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2014年5月正式出台后,尽管在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但并没有考虑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这使得医生的休息权处于尴尬的法律地位。

image.png

专家点评

力建医务人员健康保护条例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于布为教授:前两年,麻醉科医生猝死事件频频发生,我在上海推动制定了麻醉科医生劳动保护条例的草案。草案通过上海市麻醉科医生人大代表,递交到上海市人大会议讨论。然而,由于国家法律层面在目前的条件下难以单独为某一个领域的医生立法,此草案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从科普角度、从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重视的角度来看,这项条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美国曾在60年代做过调查,麻醉科医生当中男性自杀的比例远高于内外科医生,女性麻醉科医生怀孕后出现畸胎流产的比例约是女性内科医生的7倍。参照美国、欧洲的经验,我希望制定手术室环境保护条例。不仅是麻醉医师,希望针对全体医师,能够摸索建构一套成型的保护方式,从政策、制度、医院管理层面,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医务人员健康保护条例。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