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质量排48位
剧变2018 不畏浮云遮望眼!
盘点2018中国卫生健康事业
转眼间2018年已近尾声,回顾这波澜壮阔、风雨激荡的深化改革之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三大机构强势崛起,全面启动实施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时隔6年更新,国家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医药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发布速度和落地速度之快远超往年,这些信号标志着健康中国战略已经进入建设高潮阶段。在2019年伊始,我们将为您从部委改革、药品安全、教育改革、肿瘤创新、首个中国医师节、医师健康、医学伦理、医院管理、智慧医疗等角度全方位梳理2018年那些改变行业发展的大事。
近期,Lancet杂志在线发布了全球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排名,中国大陆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指数(HAQ指数)为77.9分,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8名。
中国1990年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指数为42.6分,2000年为53.3分,2016年为77.9分。26年间提升了35.3分。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对增幅排名第一。
中国目前已经达到了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1990年的水平。
中国与日本、英国、美国、墨西哥、巴西和印度的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指数1990、2010和2016年比较,中国的增速明显。
但卒中、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表现不佳。肿瘤的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指数优于心血管病。
专家点评
医生“国家队”保障中国医疗质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副教授:我国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高技术能力和改善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与我国政策对医疗行业的支持,以及医疗行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有很大关系。尤其得益于一批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队”,代表我国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发挥了行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但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慢病流行趋势加速,面对与日俱增的巨大的慢病负担,中国需要进一步努力,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估医疗效果,找到问题,并改善医疗效果。
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低的5项分别是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疾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这些都提示在这些领域还要加强防控。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存在医疗资源稀缺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尚需对医疗资源做出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