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次超100万

暨中日友好医院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上线

时间:2019-07-04 10:47:32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89711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的69岁肾移植患者老孙被查出尿毒症,每天的透析、换药等治疗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医生告诉她,只能通过肾移植才能让她解脱出来。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9个月后,当她得知肾脏配型成功时,非常兴奋,但随即而来的是对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的担忧。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中日医院泌尿外科的医护人员,得到了最好的治疗和照护!


“我非常感激肾源提供者及其家属,让我重获新生,我会珍惜这枚来之不易的肾脏。”7月2日,站在中日医院讲学厅的台上,老孙望着台下救治过她的医护人员,感慨:“如今我已出院休养,感觉和正常人没有差别。身边的亲友目睹我的变化深受感触,表示有朝一日也愿为器官捐献事业贡献力量!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器官捐献的队伍!”

 

7月2日,中日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正式上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次超100万,在此平台上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当天达到 1002168 人。截至 2019 年 6 月 15 日全国志愿登记人数1352576人,实现捐献24269例,捐献器官69302个。


image.png

中日友好医院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上线


“器官移植是医学宝塔上的明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表示,器官移植医学发展好,其他学科才能发展得更好。“施予受”平台器官捐献志愿者数量超过100万,虽然可喜可贺,但相较于我国人口数量,100万只是器官捐献事业的开始。在很多发达国家,80%的民众都是支持器官移植志愿者的,我希望这个理念为大家所拥护。器官移植工作不仅是临床高科技的技术,而且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层次问题。今天的启动仪式是好的开始,希望中日友好医院在王辰院士、周军书记等专家的带领下,在普及器官捐献移植知识、提高器官捐献认识、鼓励公民自愿捐献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image.png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樊静表示,器官捐献和移植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是器官衰竭唯一的治疗方式,这关系到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近年来,我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发生了几项重大转变,包括:第一,实现了器官捐献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转变;第二,实现了器官来源转型。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成为移植器官的唯一合法来源,并建立了以红会为第三方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第三,实现了国际地位的根本转变。如今,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紧密联系与协作,并得到WHO、国际器官移植协会的高度肯定。此外,我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2015-2018年,我国的器官捐献数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年均20%的增幅。


截至2018年,我国的器官移植数量首次突破了20 000例,无论是捐献数量还是移植数量,我国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


中日医院在王辰院士和周军书记的推动下,在孙杨院长的带领下,在陈静瑜教授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肺移植为特色的呼吸中心,推动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转变,实现了整体学科群的提升。


image.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樊静


中日医院党委书记周军表示,“器官捐献是对生命的诠释,更是对生命的传承。在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下,我国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加。‘施予受’平台器官捐献志愿者突破百万人,是中国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缩影。”他介绍,大器官移植是中日医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日医院作为第一批国家器官移植准入单位,近年来发展迅速。2015年医院成立院级OPO办公室,2017年院内成立脑死亡判定委员,2018年3月完成第一例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017年医院正式建立肺移植中心,王辰院士任中心主任,陈静瑜教授任中心副主任兼肺移植主任。2018年,中日医院跻身全球八大肺移植中心之一。同年,心肺联合移植启动会召开,肾移植工作也重新启动。2018年4月完成我院首例DCD捐献肾移植手术截止目前共完成57例肾移植。2018年1月至今,医院独立完成器官捐献案例48例,完成140个大器官捐献。“可以说,中日医院从资质、人员、管理、技术、硬件上对器官捐献、移植事业的开展做了全面支持和配套。”


image.png

中日医院党委书记  周军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联合全国30家移植中心共同宣读器官捐献倡议书,他在倡议中强调器官移植是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最后的希望。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捐献者将希望和大爱留于人间,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使他人生命得以延续,大爱精神得以传承,这一平凡举动 ,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赞扬与传颂。中日医院肺移植科、肾移植科(泌尿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宣誓支持器官捐献。


image.png

共同宣读器官捐献倡议书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主任赵洪涛介绍,“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从统计数据来看,90后已经成为器官捐献的中坚力量,人数比例达到54%。80后紧随其后,接近于30%。刚刚成年的00后也开始担负起社会的重任,为器官捐献贡献力量。


目前“施予受”在全国已有20多家医院在此平台上线,中日友好医院是北京移植医院中第2家上线此平台的医院。


 通过网站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仅意味着公民表达了支持器官捐献的个人意愿。最终捐献与否,取决于公民是否达到了符合器官捐献的医学状态及必要的程序,并经过严格的伦理,医学等程序进行。此外,志愿者还可随时取消登记。


image.png


中日医院300多名医护代表,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单位、对口扶贫单位、远程协作单位共计9家线上线下参与了直播与互动。


image.png

9家医疗机构在线参与会议直播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