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风湿免疫科里程碑性大事件!卫健委的这个文件太及时了

时间:2019-11-01 10:41:02来源:未知作者:王丽娜 阅读: 85745

10月31日,卫健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要按照要求,加强对风湿免疫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风湿免疫疾病诊疗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要求的综合医院,要加强对风湿免疫科的建设,逐步建立规范化的风湿免疫科。

 《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出台,为促进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发展,提高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提供了政策指导,对于我国风湿免疫科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572528863144524.png

《指南》指出,开展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相关服务的科室名称统一为风湿免疫科,明确了三级、二级医院风湿免疫科各自的职责范围;风湿免疫科诊疗场所、床位、设备设施、医护人员应按照《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基本标准指引(试行)》标准设置。并提出加强影像、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及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信息统计分析等,构建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风湿疾病分级诊疗体系。《指南》还强调了诊疗能力强的综合医院应通过培训指导、建立医联体等方式,对基层及周边医院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这是一个里程碑

风湿免疫科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风湿免疫科疾病包含200余种病,其中常见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骨关节炎等疾病。我国现有风湿疾病患者2亿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7,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有500多万,强直性脊柱炎约有500万,红斑狼疮有120多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而风湿科医生只有近7000人。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和医生及科室数量不成正比,医生面临巨大缺口,基层群众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非常困难。

 “近年,卫健委对风湿免疫科非常重视,卫健委的领导也亲自批示,要大力支持风湿免疫学科的建设。此次文件的制定对于整个学科发展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将使风湿免疫学科爆发式发展,风湿免疫科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医师报》记者在采访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时,曾教授激动地说。 

1572529501456175.png

曾小峰教授

风湿免疫科在我国是新兴学科,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近年,学科发展迅速,大量的新药研发都集中在这个领域。世界范围看,风湿免疫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 

曾小峰教授介绍,“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共同推动的从业人员调查来看,我国风湿免疫学科依然还是一个弱小的学科。2015-2018年风湿免疫科注册人员从7000多人增加到1.2万人,但其中的风湿科医生只有近7000人,‘少药’逐步得到改善,‘缺医成疾病治疗最大困境。 

除了专科医生少,医院的科室设置对学科发展也并无优势,全国2427家三级医院,设立独立风湿免疫专科仅770家,不到1/3。即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很多医院也没有专门的风湿免疫科。 

在曾小峰教授看来,风湿病患者只有在专业科室,才能得到早诊早治,且规范化治疗,病情才能得以缓解,致残率才能降到最低。 

“未来,我们还将在1657家三级医院中设立独立的科室,培养1万余名专科医生,力争让二级医院至少有一名专科医生,让患者足不出县就能得到专业的治疗。”曾小峰教授说。 

1572573780127396.png

中国风湿领域数据库有优势

未来价值更大

 中国风湿领域大数据建设比较早,已开始十余年,在全国的临床领域里是领先的。2009年我们成立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2011年建立了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开始了全面的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的注册研究。现在已经有16万余例患者的数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有3万多,类风湿已经有6万多,还在其他的一些少见疾病患者如在硬皮病、IgG-4、血管炎方面,都是世界最大的风湿疾病数据库。

 相信这些数据将会为了解我国风湿免疫病的真实情况、未来制定医疗政策提供证据,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是无限的,时间越长,患者数越多,它的价值可能越大。CRDC数据将为我国风湿免疫疾病诊治做出更大贡献。

 1572529768671839.png

扫一扫

查看文件全文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