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 白衣战士关爱公益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与消化系统疾病面面观
2月7日,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逝世,年仅34岁。李文亮医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的示警者之一,被称为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的“吹哨人”。获悉李医生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作为医务工作者,他的专业性令人敬佩,他恪尽职守的精神,值得全体医务人员学习。这件事也使大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环境愈加重视。希望广大一线医务人员在攻坚克难的同时,务必做好自身保护,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胜良
2月3日,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的指导下,由《医师报》社主办,康弘药业支持,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守护心灵 白衣战士关爱公益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点击了解详情)
活动旨在整合各方力量,通过联合发起心理疏导和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平台建设,成立“应激心理疏导小组”,提供医护人员心理疏导通道,开展一对一帮助和支持。邀请专家针对医护人员和公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种心理相关主题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系列心理疏导科普文章多媒体传播、邀请专家联合电视台开展患者教育、尊重医护人员的全民互动活动。活动将通过医师报全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凤凰网、新浪医药、腾讯健康、网易健康,以及百余家网络媒体融合传播。
本期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胜良教授
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提示粪便中很可能有活病毒存在;
1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研究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型肺炎)后,患者并非一定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等症状。
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消化系统传播?如何识别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消化系统症状?是否可以通过加强消化系统健康对抗新冠病毒?……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新型肺炎与消化系统间的联系逐渐揭开面纱,二者的关系既困惑着大众,也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胜良教授对以上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并就疫情防控提出专业建议。
陈胜良教授表示,“消化系统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渠道,这一发现对疫情的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重要意义。消化系统健康对预防新型肺炎也有重要作用。”
消化道或为新冠病毒传播渠道
从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说明新冠病毒或有可能存在于粪便中。陈胜良教授表示,这提示消化道本身也可能是传播途径,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首先进入呼吸道,然后又通过血液进入消化道。除了熟知的呼吸道传播外,粪便中的新冠病毒也可以通过身体接触、进食等方式进入体内,再经由血液定植于呼吸道,再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病毒。“总的来说,消化道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一种传播渠道。”陈胜良教授说。
面对疫情,除了要关注呼吸道症状、做好呼吸系统防护外,还要注意消化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等),阻断消化道传播,加强饮食健康。陈胜良教授强调,“在阻断消化道传播方面,对于疑似人群或风险携带人群,居家隔离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分餐、分厕或分区等。在进入公共场所、饭前便后,或接触门把手、开关按钮等需要手指操作的东西时,一定要注意勤洗手!”
加强警惕消化道症状
首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非典型”新冠肺炎患者,表现为就诊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这类“非典型”患者也会成为非常重要的隐性传染源,不仅需要加强自我隔离,也提示大众对于消化系统症状须加强警惕。
“针对预防新型肺炎,若在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同时具备流行病学直接或间接接触特点,必须到有疫情排查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陈胜良教授强调。流行病学特点包括,有疫区接触史,疫区来往人员接触史,聚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合出入经历,尤其是伴有发热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就医。
若无以上情况,陈胜良教授建议患者不必过度恐慌,盲目就诊,可以先居家对消化系统症状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并进行隔离观察。
增强消化系统健康可预防新型肺炎
《黄帝内经》有云“肺与大肠相表里”,体现了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密切关系。陈胜良教授表示,增强消化系统健康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为预防新型肺炎发挥积极作用,并提出以下简单、实用的建议:
1. 规律饮食、注意节律。疫情期间,许多人因为居家隔离,从而进食增多。在家更要注意进食、排便的规律,给消化道工作和休息的时间;
2. 荤素搭配、均衡饮食。饮食不能偏食,食谱经常变换,营养要全面;
3. 注意饮食卫生。采购食品时要注意隔离传染源,加工食品时要仔细清洗和消毒;
4. 不能暴饮暴食。进食过多加重消化道负担,会影响呼吸系统的清理功能,甚至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
5. 相信科学、避免恐慌。焦虑、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道功能,进而影响全身抵抗力,故要保持身心愉悦;
6. 充分睡眠、规律起居。
心理健康对疫情防控同样重要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局势下,社会各界都在积极贡献力量。陈胜良教授介绍,“守护心灵白衣战士关爱公益行动”通过加强科普宣传、关爱临床医生等方式,对加强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抗疫科普宣传,帮助大众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掌握疾病预防知识,既可以加强自我防护,还能前移关口、防控疫情,减少临床医生的工作量,让他们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需要帮助的患者身上。陈胜良教授说,“媒体对医护人员抗疫工作的大量报道,有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对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患者、医务工作者等广大群众的心理健康对疫情防控同样重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坚定抗疫信心,可以改善医护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陈胜良教授表示,“‘守护心灵白衣战士关爱公益行动’整合各方力量,联合发起心理疏导和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通道,对医护人员提高身心健康大有帮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当科普踩上广告红线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2025-07-02 -
new从中成药剂型到术后恢复:“风咳”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创新之路
2025-07-01 -
new国家战略筑防,创新手段破局,多方携手打赢儿童青少年“光明之战”丨Vision China 2025
2025-07-01 -
new全球首例!中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修复
2025-06-22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