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因“癌”被困,“英”爱突围

中国首个PD-L1免疫抑制剂为中国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创新治疗方案

时间:2020-03-03 10:16:34来源:未知作者:秦苗 阅读: 85682

 

2月29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III期肺癌云海峰会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来自国内外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对III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进行了交流,并就III期肺癌免疫疗法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至此,中国首个PD-L1免疫抑制剂为中国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创新治疗方案。

为什么是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肺癌的分期与分子分型决定患者的预后,所以准确的临床分期是制定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治疗前判断患者的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是肺癌诊疗的关键。

“大家知道,我们把肺癌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治愈的,这部分患者往往属于早期肺癌,早期患者包含I期、II期、部分III期的肺癌患者,这类患者一般通过手术为主的治疗可以治好;第二类是不可治愈的,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这部分是晚期患者,癌细胞已经发生多处转移。所以,一个早期,一个晚期,中间是不是有一个中期病人呢?那么III期肺癌患者恰恰就是中期病人。”吴教授介绍。

据2019年中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患者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有1/3在初次确诊时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又称局部晚期)。从肿瘤位置来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依然局限在胸腔内,属于局部生长,相较于已经发生远端转移的IV期(又称晚期)而言,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临床治愈为目的,是一个治疗的关键窗口期。

“对肺癌患者而言,III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也是肺癌治疗的关键窗口期。III期病人既可能可以治愈,也可能是不可治愈,处在这么一个中间阶段,所以III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过去近30年,针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几乎没有进展,标准治疗只有放化疗,没有其他针对性的药物和疗法。随着PD-L1免疫疗法在中国获批上市,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临床治愈的希望。”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主席吴一龙教授谈到。

为什么是度伐利尤单抗?

从治疗手段来看,以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从2014年起进入肿瘤治疗领域,成为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方式。其中,中国首个PD-L1免疫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的出现突破了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往的治疗困境。

“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整个肺癌治疗历程来讲,再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后,我们对III期肺癌患者,从单纯手术、单纯放疗加化疗,一直到PACIFIC研究结果之前,无论我们怎样争取,III期肺癌患者3~5年生存率大概在20%-30%,也就是说只有20%-30%的病人,我们可以把他拉回到治愈的程度,而70%~80%是不能治愈,发展成晚期病人。”吴一龙教授介绍。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PACIFIC研究入组了接受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免疫治疗,降低了III期不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32%的死亡风险,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16.8个月,延长了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超过11个月,3年总生存率(OS)更是高达57%,预期5年生存率将超过50%。

吴一龙教授指出,评价一个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最关键的是能否改变目前的临床实践,英飞凡恰恰改变了我们的临床实践,这就是它的巨大意义。基于PACIFIC的临床试验数据,放化疗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被美国NCCN指南列为III期不可切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对此,吴一龙教授认为:“针对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无论PD-L1表达与否,对比安慰剂组,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巩固治疗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均展现出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改变了以往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给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英飞凡上市,是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革命,是一个变革,我们可以称之为革命,最关键的原因是英飞凡把长期生存率提高了一倍左右。”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先生表示:“此次III期肺癌云海峰会的召开有着特殊的意义。疫情当前,我们不仅第一时间将国际领先的创新免疫疗法引进到中国,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同时也积极携手各界伙伴参与到抗疫第一线,大力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移动CT筛查公益项目’,在疫情控制的关键时期助力基层防控。

“英”爱突围  因爱“飞凡”

为了提高中国肺癌患者对于肺癌免疫治疗的可及性及规范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延长患者生命。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于当日正式启动“因爱飞凡一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援助项目”,该项目援助药品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由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无偿捐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介绍,对于低收入患者来说,首轮患者使用2个疗程的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经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可为其援助2个疗程;次轮患者使用4个疗程的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经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可为其援助4个疗程;第三轮患者使用6个疗程的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经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可为其援助8个疗程。在病情无进展并持续获益的前提下,经项目医生确认患者可循环申请。

王磊表示,“一直以来,“以患者为中心”是阿斯利康不变的承诺,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国际先进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也携手各方力量,惠及更广大肿瘤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完)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