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戾气”到疫苗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
提到呼吸道传染病,你会想到哪些病?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如果我们细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有的38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不难发现其中多种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除较为常见的结核病、流感外,埃博拉病毒感染、水痘、天花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电影《大明劫》描述的是明末大瘟疫(现在认为是鼠疫),其中中医大家吴又可开创温病学说,提出瘟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终于看清了“戾气”的模样。到19世纪60年代巴斯德进入微生物的生物生理学阶段,再到科赫开启医学微生物学首次论证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现在我们知道,“戾气”是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比如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致。
自古以来,人们就朴素地认识到,接触到患者或许是得病的原因。“隔离、检疫”这个词的英文“quarantine”来源于14世纪欧洲腺鼠疫流行时。当时,为了防止疾病传播,热那亚、威尼斯等港口要求远道而来的船只在靠岸之前必须先在海上待上5~6周以严防患病水手上岸。“quaranta”就是意大利语中的40。尽管这种措施没能防得了腺鼠疫,但是这个词的“检疫、隔离”含义留了下来。
明确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打断传播途径,才使得预防的有效性大大提升。但使易感人群变得不易感,才能使个体得到充分保护,甚至消灭疾病。
疫苗的灵感最早来源于人们观察到有些疾病得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得了(即终身免疫)。但直到琴纳1796年发明了方便、安全的“牛痘”术并无私奉献给世界,笼罩人类千余年的天花阴云才逐渐散开。琴纳也因此被誉为“免疫学之父”。他的墓碑上刻着:“这里是人类最伟大的医生的长眠之地,琴纳以他的智慧把健康和生命带给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
人类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如影随形。敬畏规则、敬畏生命,才能让我们走的更稳、更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