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到“心”患
目前随着新冠疫情的传播,恐惧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摧残,已经从新冠到“心”患。一个武汉人说:“疫情发生后,他的精神总是恍惚,总感觉是置身于一个灾难大片的场景中,就连呼吸都不够大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可见开始是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肺炎,现在是心理疾患就病毒一样也在蔓延。使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
从心理学上说,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只要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人们的情绪变化周期是28~33天,从疫情的发生到现在已经有1个多月,情绪变化已经明显突出。生命是有节律性的,人的生物钟也是一样的。每天上下班、忙与闲、喜和乐,外出和居家的时间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节奏,一旦节奏打乱了出现了一些怪异的症状,在家休息感到疲劳无力,工作从忙到闲下来感到萎靡不振,看电视感到无聊,精心做的饭菜吃起来感到不香。
有人说:现在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不是大自然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大自然。现在如果我们能出去呼吸大自然的气息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这种情绪的波动焦虑烦躁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可能表现的症状不一样。
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战争还是疫情都可以造成身心疾病,美国外科医生 Da Costa在美国战士中发现有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当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Da Costa综合征,之后的很多战争中和战争后,都有很多士兵都会出现酷似心脏病的症状,命名为心血管神经症。疫情中人们对疾病的恐惧,疾病导致人的死亡,人们生活规律和状态的改变,无形的负压力的积压的爆发,就会造成了心理疾病。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在他的世界中感觉到某种威胁而失去安全感,而对此又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也可以表现为没有心脏疾病的“心脏病”症状。
所以,目前心理上的安抚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疫情面前,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能力。愉悦的心情,可以提高身心系统的免疫力和心理的免疫力,不要惊慌失措。阳光总在风雨后,放松思想、放宽心情,要勇敢的面对疫情,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要有信心,避免过度紧张,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缓解压力焦虑的小窍门。
运动
运动可释放内啡肽类激素,可给人带来愉悦感,运动可使人呼吸加深、缓和肌肉紧张,这将使身体放松。目前建议在居家每天运动,包括太极拳、走步、体操、瑜伽、做普拉提或者做一些拉伸练习。
深呼吸
可促进放松,这是压力焦虑状态下是一种很有效的冷静技巧。反复练习以避免紧张与压力。深呼吸也称膈肌呼吸(用膈肌进行呼吸)。你可以平躺,首先闭目,伸展手指,脚趾使其放松。张开牙齿使下颌放松。同时让腹部肌肉也得到舒展。然后从鼻子吸气,慢慢的流经你的腹部,再慢慢地从鼻子呼出这些气, 只要几秒钟的动作就可以使你的精神焕然一新。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做几次正常呼吸。每次呼气时请尽量多呼气,不要强迫自己进行呼吸训练。要愉快舒适、缓慢的深吸气几秒;然后再进行舒适、缓慢的深呼气。
闭目遐想
想象一美好的景物,如蓝蓝的白云、金黄色的沙滩、美丽的鲜花,精神畅游,有利健康。
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激励自己度过每一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做能让自己放松和喜欢的事,在家听音乐、读自己喜爱的书、阅读报纸,或家庭成员下棋,打扑克等。
疫情的发生总有一个拐点,我们坚信这个拐点已经来到,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一定会迎来万家祥和春色满园的一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