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和治疗

时间:2020-03-26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张建平 阅读: 117534

复发性流产主要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流产指妊娠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克以下者。临床上还将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定义为习惯性流产。绝大部分专家认为,如果连续出现了两次自然流产,那就必须对此提高重视。在导致育龄女性出现生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最主要就是复发性流产。导致复发性流产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且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胚胎染色体异常  在导致自然流产的众多原因中,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随着患者流产次数的不断增加,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胚胎染色体异常出现的可能性降低。

子宫结构异常  由于子宫结构异常而导致患者出现复发性流产的比例大致占12%~15%,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先天畸形、宫颈功能不全、子宫腺肌症等,由于解剖学因素而导致的流产基本上都属于晚期流产。

内分泌异常  导致复发性流产出现的最常见病因就是内分泌异常。不仅妇科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流产,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出现流产。

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先天性,主要由于患者的凝血以及纤溶的相关基因出现了突变,从而导致出现血栓前状态;二是获得性,主要由各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栓前状态的疾病导致。血栓前状态会导致孕妇子宫部位以及胎盘部位的血流发生改变,很容易出现局部微血栓,甚至有可能导致胎盘梗死,导致胎盘供血不足,胎儿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治疗方式各不相同。

胚胎染色体异常 对于存在复发性流产症状的夫妻来说,必须要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对其数目、结构是否出现畸变进行观察,同时也要对其畸变类型进行观察,从而推断患者的复发概率,并进行遗传学咨询。如果条件支持,还应当对流产物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对于胚胎染色体异常,目前医学界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罗伯逊同源易位的携带者,就应采取避孕措施或绝育,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反复流产症状以及分娩畸形儿。

子宫结构异常 就目前诊治技术而言,一般建议所有出现复发性流产的女性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外部形态进行明确,同时也要明确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子宫肌瘤等。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子宫异常,就必须利用腹腔镜以及宫腔镜等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针对鞍状子宫而导致出现复发性流产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子宫矫形术进行治疗;对于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预防性的宫颈环扎术。

内分泌异常  一般来说,对于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的患者而言,必须要在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之后,才能够继续开始妊娠;对于轻度患者而言,可在妊娠期服用相关药物。对于已确诊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而言,一般建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之后再考虑妊娠,并且患者在妊娠期还要坚持服用甲状腺激素。

血栓前状态  对于血栓前状态的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给予患者一定的低分子肝素单药,或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从妊娠早期就开始用药。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