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孙刚:用心用情诠释担当

时间:2020-05-07 11:15:24来源:未知作者:张向阳 阅读: 122879

blob.png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全体医护人员同舟共济,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热血汗水诠释了医者使命担当。

2020年1月24日,午夜22:30,随着发热门诊缓冲区最后一扇门在后勤班组工人师傅合力下安装完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孙刚的脸上,一扫这两天的愁容,难得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一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庚子农历除夕,是应该与家人阖家团圆的时刻,窗外不时会传来声声贺岁的爆竹声。而对于他,主管医院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而言,今天还是他人生的年轮上又要增加一轮的时刻,虽然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也没有蜡烛和蛋糕,但是他觉得能够与医院同仁们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做一些应尽的职责,必将更加有特别的意义!


科学应对  筑牢疫情防控生命线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的肿瘤专科医院,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响应做好防控工作,积极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挑战?”“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免疫力较弱,是容易受到感染侵袭的高危人群,如何能够加强对肿瘤患者的保护,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的波及?”“如何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入院传播途径,积极保护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做到零感染?”孙刚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一场挑战,对于他个人而言,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为最大程度加强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工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规范发热患者诊治,春节前夕,医院党委决定紧急将门诊楼一楼西侧急诊留观病房进行改造做单独的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提供规范的诊治场地。在克服没有市场采买施工材料、没有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重重困难下,医院医护人员与后勤员工终于在24小时之内,于除夕夜完成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的“三区”改造。


凝心聚力  彰显医者责任使命

1月27日,医院党委在接到新疆医科大学关于组建援鄂医疗队的工作任务后不到短短的1小时,全院医护人员争相报名,最终选派包括王喜艳院长在内的10名医护人员,与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其他五所附院的132名队员一起组成了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前线。

“疫情发生后,在做好医院各项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的同时,许多医护人员积极请‘战’,为全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做好新冠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好了准备。”在采访中孙刚介绍说,医院肺内二科党支部书记展翼翼,没有顾及爱人长期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岗位上坚守,第一时间积极报名驰援武汉。

医院感染办史延峰,是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来医院工作时间还不到一年,毅然积极报名驰援武汉,而他身后还有年迈父亲因慢性病长期卧床需要照顾,他选择尽力当好医护人员的“保护伞”,默默无闻地做着幕后英雄。“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各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同舟共济,谱写了一个个令人感动,令人泪目,又令人敬仰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新肿人的精神。”孙刚表示。


迎难而上  疫情下的生命守护

“肿瘤患者是特殊的群体。面对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们期盼尽早或按期治疗的心情同样迫切。”孙刚表示,在疫情防控初期,从全力投入防控工作的需要,一些门诊和病区进行了调整。疫情初期医院党委通过每日工作例会,一方面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做好医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一方面汇总医院患者治疗信息,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制订了从最初的有序严格到有序有限、有序扩大,以及目前有序全面的开展各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方案,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解决肿瘤患者的诊疗需求。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小门诊、大住院格局’,日常门诊就诊人数保持在1000多人次,可在3月中旬有序全面逐渐恢复诊疗工作后,门诊单日就诊患者人次最高达到了接近2000人次,单日最多收治住院患者超过500余人次。”孙刚表示:“目前医院在继续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又面临各地逐步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明显增加、医院就诊患者人次增多等新问题,这对于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而言又面临一场新的挑战!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