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可以母乳喂养吗?
随着国家对母乳喂养的宣传,普通大众家庭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慢慢转变新生儿喂养方式,从原先的奶粉喂养转为母乳喂养。很多母亲是进行全身麻醉后剖腹产的,这种情况下还可以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吗?
国家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母乳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不能够后天合成。其中,母乳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比例也适合婴儿食用,能够更好的帮助婴儿生长发育,促进其大脑发育。新生婴儿肠道消化系统暂时没有发育完善,母乳中的营养元素更容易被婴儿肠道吸收,促进婴儿的成长,新生婴儿肾脏排泄功能也没有发育完全,而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不会对婴儿肾脏系统造成负担。母乳中的营养物质还能够帮助婴儿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婴儿生病的概率。
此外,母乳喂养方便,无污染,每日的母乳喂养时间也是母子亲子互动时间,能够增进母子间的感情,为婴儿以后情商、智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新生儿对妈妈也有众多好处,母亲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妈妈患癌的风险,还能够促进母亲的子宫恢复。
全身麻醉后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很多准妈妈担心全麻手术后麻药会进入乳汁,再通过母乳喂养后对婴儿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全麻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与运用到的药物。
吸入性麻醉一般会用七氟烷等;静脉麻醉药物最常用的是丙泊酚、依托咪酯等;静推肌松药物有琥珀胆碱、维库溴铵、罗库溴铵、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等;镇痛药有吗啡、杜冷丁、氯胺酮、芬太尼类、纳布啡等。当准妈妈选择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丙泊酚会有部分麻醉成分进入乳汁中,但当妈妈用药2 h后,其乳汁内丙泊酚的含量明显减少,通常在2.5 h后检测不出丙泊酚含量。
当准妈妈使用琥珀胆碱、维库溴铵等麻醉药物时,由于药物的物理分子量大,极难进入乳汁,即使部分麻醉后母亲的乳汁中存在麻醉药含量,也可以忽略不计。
当哺乳期妈妈使用氯胺酮等麻醉药物后,乳汁中麻药含量暂时没有相关的文献,但也有报道表示妈妈使用上述药物进行麻醉后,接受其母乳喂养的孩子没有异常。
纳布啡是FDA药物分级中唯一的“B”类阿片类镇痛药,在动物繁殖研究中,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有限的资料显示,盐酸纳布啡可以通过乳汁分泌但数量极少(不到给药剂量的1%),临床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哺乳期妈妈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麻药后,麻药会进入身体,抑制中枢神经活动,通常会进入人的血液内。其中,分子量低具有高溶脂性的麻药才会进入母亲的乳汁中。临床上,麻醉医生通常会选择对胎儿无影响或影响极小,同时在乳汁没有或含量甚微的药物进行麻醉,因此全麻后可以安全的哺乳。
剖腹产后要及时给宝宝哺乳
哺乳期妈妈经历全麻手术后,能够恢复自我意识,保持肢体正常活动,自己的双手能够抱住孩子有力气给孩子喂奶时,就能够给宝宝进食母乳了。
一般看来,哺乳期妈妈苏醒就说明其身体内的麻醉剂含量已经很少了,在乳汁中的麻醉剂就更少了。加之新生儿对母乳的需求量不是很大,通常为5 ml~20 ml,所以即使母乳中存有少量麻醉药的成分,也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哺乳期母亲在麻醉完全清醒后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是没有问题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