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

时间:2020-06-04 17:30:08来源:未知作者:唐新华 阅读: 7488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很多人却在“吃”上出了问题,比如高血压这类疾病,把正常人“吃”到了医院。对于疾病预防,很多人会在饮食上格外注意,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高血压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有哪些症状,饮食上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可由自身免疫性病变造成,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高血压是全身性的危害,患有高血压容易伤血管,血压增高会导致血管和血管壁增厚,长时间可造成血管受损。进而使心脏受损;严重时还可造成颅内动脉硬化,加速血栓堵塞脑血管,从而损伤大脑;高血压使肾小球压力增高、损伤,使人体的肾功能减退;高血压可以损害眼底动脉,最终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还可能失明。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无明显症状。早期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缓进型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缓慢且病程较长,有时甚至可潜伏数十年。缓进型高血压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心悸、乏力等,不同的人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老年患者较容易出现夜尿增多,但也不排除年轻人会出现这种症状。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密切相关,当患者血压升高至某一值,急进型高血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等,短期内还会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卒中、心梗、肾衰等。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

高血压的危害不小,不得不防。日常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是对于高血压饮食,很多人存在误解,盲目认为高血压患者不能随便吃,或为了预防高血压自动避开了很多食物,这种不科学的认识,不仅不能起到作用,还可能造成饮食不均衡,影响人体健康。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高血压的饮食,没有绝对的不能吃、不能喝,日常饮食尽量低盐,戒烟戒酒,别的食物适可而止即可。

低钠高钾  为降低高血压发病,对钠盐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摄入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人体细胞正常情况下为膜内高钾、膜外高纳,多数人通常会摄入钠盐过量,为维持这种动态平衡,需要增加钾盐的摄入量来对抗钠盐升高血压。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其实多数人每天摄入的钠盐过量,正常每天每人5~6 g即可,现实中多数人每天的摄入量在10~12 g,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降低钠盐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有冬菇、榨菜、竹笋、油菜等。

低脂  低脂饮食提倡“素多荤少,多果蔬、少肉”的原则,多摄取五谷杂粮、薯类和各类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日常用油以植物油为主,但也要少油。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少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如香肠、热狗以及腌熏、冷冻食品和罐头食品等。各种香味扑鼻、色泽诱人的面包、甜点蜜饯、碳酸饮料等也要少吃。日常饮食尽量少用调味料,如味精等。烹调尽量不要油炸食品,提倡生吃新鲜、有机种植的果蔬,最好是当季、当地的食物。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血管细胞代谢,加速血管老化和动脉硬化的形成。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食用鸡蛋、鱼类等食品,尤其是鱼类蛋白,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压升高很有帮助。

总之,生活中应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做适量的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心情舒畅。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