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一封信
从1978年起,阜外医院陈在嘉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她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对待学生,陈在嘉多了一份细致的关怀。如今已是阜外医院副院长的杨跃进教授至今仍记得20多年前的一封信。
原本是一名普通军人的杨跃进,在1977年因恢复高考进入大学,毕业后服务于南方某部队基层医院。1983年,杨跃进报考了陈在嘉的硕士研究生。
报名之后,杨跃进却失去了信心:自己以大学的一点基础与基层医院薄弱的工作经验,报考招生名额只有1人的国家顶尖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院所。他“贸然、冒昧”地给“准导师”陈在嘉写了一封“求助信”。一方面,他以询问心内科复习重点教科书为名,实则求教有无“捷径”;另一方面则直言询问,作为一名基层考生,在录取中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处理,作为一名军队系统的考生会不会受到庞大的地方考生队伍的“挤压”。
两周后,杨跃进收到了陈在嘉的亲笔回信。回信中,陈在嘉欢迎他有志于心血管病研究,并明确表示考试没有教科书,而且研究生录取历来按成绩择优,之前有先例录取了来自基层的研究生。杨跃进想,对自己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陈在嘉都给予了无私的关怀与鼓励。他立誓要尽最大努力考取这位“准导师”的研究生。
1984 年,杨跃进如愿以偿地成为陈在嘉的研究生。这封信使他成功跨出了人生与学术征途中的关键一步。
(来源/《不忘初心 ——讲述·见证
阜外医院60年历程(上)》 杨进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推荐阅读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热门资讯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