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昼夜颠倒”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时间:2020-08-14 13:57:20来源:未知作者:▲ 三台县精神病院 何丽 阅读: 142035

许多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家属都有抱怨:家里老人夜里经常的闹腾,但是一到白天就会呼呼大睡。这种典型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特别是多发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身上。

认知功能障碍的轻度表现

认知功能障碍就是人在认知具体的外界事物或者自身情况的时候出现的一种阻碍。认知是人最重要的交互,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外界的信息并给出反应的过程,它从小的方面包括视觉、听觉的维持,对空间距离的感知,对自身呼吸、心跳的感觉等等,从大的方面说包括人的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与判断,操纵身体对神经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当这些交互功能出现损伤时,就会严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属性,被称之为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多发于老年人,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多,但是中青年精神疾病、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认知障碍,甚至有天然障碍的患者。常见的昼夜颠倒其实就是患者的生物钟出现了异常,让患者的身体无法判断现在的昼夜情况,让整个人的作息完全的颠倒了,属于一种不算严重的感知障碍。还有一种较为严重的感觉剥夺症状,属于完全失去了生物钟对人体的调控作用,可以连续几十个小时无法睡觉,也会睡很久而无法自然醒来,属于重症的功能障碍。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属于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伴随症状,大概率与脑部的器质性病变有关。按照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类,从正常认知、轻度障碍到老年痴呆3种,许多昼夜颠倒的老人只是存在于轻度障碍,功能虽然出现了异常,但是明显没有认识到自身出现了功能障碍。

早睡早起也可能是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发作与其他的老年慢性病一样,最开始只是有一些轻微的“异常”,整体隐蔽,而逐渐加重,是一个相当长的发作过程。例如说有些老人平时习惯于早上七点起床,但是突然开始五点起床了,慢慢的起床的时间越来越早,晚上瞌睡的也越来越早。一直进展到晚上六点多就要睡觉,半夜一两点就会起床,并且身体完全不觉得这样的作息是异常的。很多患者甚至午觉一睡就到了晚上,并且自身还主观的认为这很正常,形成了非常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障碍与退化不同,如记忆退化的人表现为健忘,即缺少了一系列记忆之中的一部分,如记得自己买了一盒鸡蛋,但是忘了购物小票放在了哪里。而障碍意味着完全忘记了自己有过购物经历的这件事情,即使经过人的提醒也完全想不起来。退化是一种缺失,障碍是一种破坏。

认知功能障碍的危害

目前对于这种认知功能障碍,普遍只能采取“强行纠正”的方法,采取反复训练让病人的认知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认知功能障碍同样有相当复杂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三种。

心理学因素包含有抑郁史、不良生活事件、缺少兴趣等。社会学因素包含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吸烟酗酒等,对于昼夜颠倒症状的患者,长期的夜班经历或熬夜习惯或许是老年昼夜颠倒症状的重要因素。生物学危险因素则包含有创伤、心血管、年龄、女性、基因、病史家族史等。

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作息、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用脑习惯都是积极预防认知障碍的有效手段,需要家人和患者共同努力做好这些生活细节。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