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焦虑症的自我调节方法

时间:2020-08-20 18:17:39来源:未知作者:蒋特成 阅读: 100652

在医院精神科,焦虑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症,主要特征为焦虑情绪体验,发病后往往易引发患者出现尿频和坐立不安、紧张和心悸等症状。由于焦虑症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发作反复等特点,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学会自我调节,对于改善患者焦虑症有重要作用。

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  对于伴有焦虑症状者来说,神经系统均为超负荷工作,如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往往易引发患者大小便频繁、眩晕出汗、手脚发热、心跳加快、喉头有阻塞感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早期躯体不适  通常在焦虑症早期会出现多种躯体症状,包括工作所能力降低、心慌、气短胸闷和心前区不适等,甚至还会有全身疲乏感出现,或是心跳加快等。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如简单的家务工作做不明白,如此反复,则会使患者焦虑症状加重。另外,部分焦虑症者则会出现睡眠障碍,如早醒、失眠和梦魇等。

精神运动性不安  会出现小动作增多、坐立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搓手顿足、心神不定和走来走去等,甚至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出现不安情绪。

会有莫名恐惧感出现  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如紧张、不安等。通常伴有焦虑症状者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过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就好像感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还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受威胁,可能会突然“发疯”或者晕倒。

不当动作过于频繁  焦虑症的出现除会对个人身心产生影响外,还会对人的行动产生影响,因焦虑症状能对个人的种种产生影响,会有不适感出现,导致人们做一些动作都是无意识的,无法将紧张、焦虑感消除。

焦虑症的自我调节

深呼吸  当你出现情绪紧张情况时,可适当深呼吸,对紧张、焦虑情绪的消除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舒缓压力。当出现焦虑感时,呼吸频率和脉搏频率会加快。而深呼吸能缓解频率过快问题,迫使其减缓,让机体有意识的以为焦虑情绪已消失。

四肢与下颚的活动  在面对压力时,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做出咬紧牙关的动作。对于这一情况,可将下颚放松并左右摆动一会,使肌肉松弛,压力缓解。不妨将双肩上下转动,并配合深呼吸。可按照如下操作方法执行,即举肩时吸气,随后松肩时呼气,反复数次,该紧张症状会得到缓解。

肯定自己  当出现焦虑感时,可反复提醒自己“我可以的”“没事,我能够应付的”等这样的话语。通过鼓励自己,能使手冒冷汗和呼吸加快这些本能反应逐渐消除,将自身智能反应慢慢表现出来,便于自己心情的平复。

保持乐观的态度  当出现信心缺乏时,可不断激励自己,不妨想象下,当你成功后的场景,或者回忆下过去的辉煌成就,这样便于自信的恢复,而且还能使焦虑症状改善或化解。

幻想  幻想是缓解焦虑及紧张情绪的良好方法,幻想自己在海边沙滩上躺着,阳光照射,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这样能放松心情,而且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注意力转移  如果眼前的工作让你感受到紧张心烦情绪,建议将注意力适当转移下,如视线眺望远方,并适当放松活动机体其他部位与眼睛,使眼前压力暂时缓解,甚至起身来回走动,将低潮的工作氛围避开。

睡眠充足  注意休息,保证每天睡眠充足,对焦虑症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于焦虑症者而言,保证睡眠充足并非是件易事。

放声大喊  放声大喊舒缓情绪通常适用于在自己车内、私人办公室等地方进行,不建议在公共场合抒发情绪,不论是尖叫或是大喉均能对焦虑感予以发泄。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