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核磁共振成像片?
核磁共振成像片简称MRI,又可称之为自旋成像片。一般MRI具有冠状位、矢状位两个拍摄维度。MRI在临床检查中适用面很广,适用于人体寄生虫性、肿瘤性、中毒性、外伤性、血管性、结核性、感染性、代谢性、先天性等多种疾病的诊断。
在骨髓、中枢神经系统颅脑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可以有效发现后颅凹、颅颈交界位置病变及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病变、退行性病变、白质病变及出血性病变。虽然MRI片具有多个成像参数、诊断信息丰富、安全可靠、组织分辨能力强、无电离辐射、扫描方向灵活、不需注射对比剂等特点,但是也存在扫描时间较长、T1和T2重叠度高、钙化灶检出敏感度较低、空间分辨率及征象特异性不够理想等缺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恰当选择。普通人如何阅读MRI片?
明确扫描序列及参数加权
在MRI片阅读前,患者应明确对应MRI片所使用的扫描序列、参数加权,避免出现诊断错误、解释不清晰问题。在临床上MRI片常用的扫描序列为SE、GRE、IR,其在组织扫描中表现具有一定差异,特别是在磁共振机软件、硬件不断改进背景下新的磁共振序列的出现,导致正常组织、病变组织在扫描序列中磁共振信号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如在SE序列、IR序列中,血管结构表现为流空低信号,脂肪组织表现为强信号,而血管结构在GRE序列中则表现为高信号,脂肪组织表现为低信号。
MRI片参数加权分为T1加权、T2加权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为骨头高信号(亮)、骨膜低信号(暗)、水低信号;后者主要表现为骨头低信号、骨膜高信号、水高信号。
熟悉三维断面解剖
只有熟悉三维断面解剖知识,才可以正确阅读MRI片并获得清晰的MRI片征像解释。在MRI片阅读时,需要首先遵循从上部到下部的规律,或者从下部到上部的规律,逐一阅读MRI片横断面切层图像,全面观察受检部位组织器官整体,在获得整体概念后将兼有矢状面、冠状面切层系列的部分进行重点研究,保证立体定位及相关诊断信息的有效获取。根据MRI片成像技术及方法的差异,观察内容、重点也具有一定差异。如对于MR血管造影需要在了解MRA成像方法的情况下,判定血管形态是否存在闭塞、扩张、狭窄等异常表现;而对于水成像MRI片,则需要根据成像原理,恰当观察,在T1加权MRI片中水多表现为低信号,在T2加权MRI片中水多表现为高信号。
掌握基本病变磁共振表现
掌握基本病变的磁共振表现可以通过MRI片了解全身相关部位病变,如在正常MRI片横断面图中腰椎间盘硬膜囊(神经)表现为类圆形、圆形,而在腰椎间盘突出MRI片中则会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已压迫神经;而从侧面看,在腰椎间盘突出MRI片矢状面图中会出现明显突出的椎间盘,且位于椎体间椎间盘表现为含水分过多的白色。
由上述可知,MRI片具有较为突出的良好解剖影像背景下病变显示优势,可以在帮助患者确定病变位置、形状、轮廓、大小、边缘及相关器官间关系的情况下,根据病变MRI片T1、T2信号长短、均匀性、强弱,确定病变性质。
总的来说,MRI片与CT图像极其类似,均为由黑至白的深浅度不一的“断面像”,但MRI片多代表组织器官氢质子分布及其在磁共振阶段弛豫特性。因此,在MRI片阅读时,除需遵循一般读片原则外,还需要根据MRI片自身特点,明确其所使用的扫描序列、参数加权及三维断面解剖知识,获得更加全面的立体定位、病变诊断信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