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病毒如何快速自救?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病毒会攻击人体器官,缩短人的生命周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艾滋病有一些了解,如果出现艾滋病初期症状,需要在早期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并且预防病情恶化。在艾滋病感染初期,如果及时治疗采用阻断药,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在72h内有效阻断艾滋病病毒,因此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可在72h之内使用阻断药进行自救,成功率高达99.5%,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具有尤为重要。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艾滋病初期症状主要有几个方面;(1)患者会出现频繁咳嗽,痰液中带有血丝,并且出现胸口疼痛症状。(2)病毒在扩散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腹泻,且长期治疗无效。(3)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出现连续低烧,全身乏力,食欲下降以及体积体重下降等症状,在短期内身体出现消瘦,一些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患者很难辨别。(4)若症状持续半年以上,会出现淋巴肿大症状,淋巴肿大症状也是艾滋病初期症状,患者应谨慎。(5)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会出现疱疹,并且疱疹范围不断扩大,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通过治疗后依然没有明显效果。(6)艾滋病初期患者咽喉以及口腔会出现黏膜发炎,并且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抽风偏瘫、智力下降、头晕头痛等症状,衰老明显。
科学使用阻断药
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初期72h内,应当立即使用阻断药物,使用时间越早药物的血药浓度就能尽早提升,对病毒有效阻断,在病毒进入血液之前起到较好的阻断病毒的效果。目前临床证实,有效的阻断时机是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72h效果最佳。其次,在服用阻断药物的过程中,需要连续服用28d,目前较为常用的阻断药物有舒发泰与爱生特联合使用,患者使用28d的治疗费约在4000元左右,其中拉替拉韦钾片药物服用后起效快,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病毒的扩散,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患者在连续不断服药的过程中,第一周最为关键,是杀死病毒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较多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虽然如此患者也需要坚持服药。
最后,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到医院定期检查,服药之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应准时定期到医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抽血检查,通过血液查看阻断药是否起到了阻断效果,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表明阻断药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治愈的可能极高。
艾滋病感染初期自救措施
在感染了艾滋病初期,比如被艾滋病患者咬伤,需要立即使用肥皂液进行清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对黏膜冲洗,轻轻按压伤口将伤口内的血液挤出。挤压结束后再使用消毒比如乙醇、碘伏等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暴露出来的黏膜。伤口包扎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到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反应情况,并且与医师沟通确定是否有必要采用预防性用药方法。如果确定处于一种高危行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严格的流程使用阻断药物,阻断的成功率较高。如果有必要使用阻断药物,即便感染时间超过了72 h,也需要立即进行预防性用药,能够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感染艾滋病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服用阻断药,有较大治愈的概率。所以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要抓住治疗最佳时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