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好药才好 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多方联动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材好,药才好。
10月16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在江西省樟树市召开。300多名中药领域代表,以政策为纲,群策群力,共商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之路。会议围绕“以‘道地、生态、品牌’为目标,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深剖产业创新,解读最新政策,发布行业标准,共商中药材产业蓬勃健康发展之路。红日药业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了本次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黄璐琦,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吴海东,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江西省宜春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南吉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主持。
推进中医药全面振兴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基石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董晓明书记介绍,要想推进中医药全面振兴,中医药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基石。樟树作为中国药都,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中药更是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于世,可以说,在发展中药材产品上,樟树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樟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要求,大力推进集中连片、道地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工作,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和办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产业发展之路。“今天众多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学者齐聚,就全国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开展交流研讨,也为樟树市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中药产业,重振中药之雄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毛俊锋副司长表示,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中医药产业也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中药材是中药的物质基础,要实现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目标,离不开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并做了多项工作,如加强规范化引导、开展了中药材生产扶持工作、建设中药材的公共服务平台等,“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支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他指出,药材好,药才好,除了满足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产品原料的需求外,中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类的健康食品源头,只有中药材质量过硬,才能保证中医药的疗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抗疫新冠肺炎 中医药做出了突出贡献
会上,黄璐琦院士作了题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精彩报告。他讲述了对抗疫精神的五大体会,一是核心最重要;二是有党有依靠。“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面对病魔难免有压力,但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迎难而上;三是人民正英雄;四是社会制度好;五是国家实力强。他表示,在此次疫情中,中西医结合打好了救治组合拳,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作用显著,中医药为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
“战疫出良医,战疫出良法,战疫出良方。”在此次疫情中,黄璐琦院士团队研发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还获得了首个海外药品注册批文,正式以药品身份进入阿联酋市场,中医药力量在全球抗疫中扮演重要担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血必净注射液在内的“三药三方”在本次疫情中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应如何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黄璐琦院士介绍,一是要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及时总结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经验,建立中西医联合抗疫常态工作机制,强化防控机构中的中医力量等;二是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条件平台建设。
定标准 严执行 中药安全性问题引关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李莉介绍,中药材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可简单概括为政策法规逐步完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优势产区日益集中等。与此同时,中药材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如道地意识薄弱、无序盲目扩种等。要想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需以打造健康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的主线,以道地药材、提质增效为核心,并做到三“坚持”,即坚持道地特性、创新引领、标准化生产三原则;三“突出”,做到“实、高、全”,强化工作责任、提升药材品质以及促进产业化发展。
如何看待中药安全性形势与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研究员肖小河表示,目前中药安全性总体形势稳定可控,且向上向好,但问题也不少,如对中药安全性存在认识误区,缺少防范意识等。“要科学地认识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不要谈虎色变。”如何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他介绍,以药物性肝损伤为代表,首先要进行客观辨识,其次进行成因机制解析,第三进行科学防控。在此基础上,创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源性损害评价风险防控体系。在这方面,我国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有:首创中草药相关肝损伤客观辨识方法,创建关联病证的安全性评价模式--病证毒理学等。肖小河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保障中药安全使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科学护航”,也为国际传统药物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上海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质量控制和标准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目前有高效薄层HPTLC、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等方法。此外,构建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也是件非常重要的举措。在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及支撑体系方面,目前发展了中药多位多息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创建了中药质量检测相关的系列数据库、创建了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南方)平台”。“真正要解决中药的质量问题,必须启动全产业链中药标准化工程,种子、种苗、中药材、饮片生产过程到中成药,每个环节都应通过技术方法进行重点监控,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更多人能用上优质的中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郭兰萍强调,中药标准一定要充分尊重中药材的多样性,中药标准研制应重点控制安全性指标、对于将数量性状作为合格性指标进行强行限制要格外谨慎。道地药材可简单用8个字概括:表型独特、品质和谐。此外,她还介绍了中药材重金属、二氧化硫、农残3个ISO国际标准等。目前各国农残限量差异很大,形成统一、合理的国际标准对中药材国际化非常重要。她认为,标准是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公平及协商共识是标准研制的重要原则,一定要高度重视标准的适用性和先进性,谨防标准中的技术壁垒,区分标准限量提升和标准水平提升等问题。
本次大会还设“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和“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2个分会场。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会议全面总结中药材“十三五”产业发展情况,认真谋划中药材产业“十四五”的重点工作;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讨论审议了协作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明确协作组工作方式、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
正如黄璐琦院士所言:“群众的信赖给了中医药市场空间,也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脚下有道路,眼中有光明,心中有底气。”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好医,还要有好药,只有中药材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中医药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