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MOOC时代:SPOC开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篇章
“9月份进校到毕业满打满算也只有34个月,期间还必须得有33个月严格而规范的临床轮转培训,临床培训很忙,连出去买个东西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哪有时间到学校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啊!”小林是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正在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真心想好好读好这个研究生,系统、认真地学好每门课程,掌握好科研方法,接受到很好、很完善的训练,提升专业素养,能够做个有文化、有温度的好医生!”
小林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2017年6月1日,我校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施研究生SPOC教学,有效解决了临床医学(含口腔、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中学位课程教学问题。
新思路 新技术:培养模式创新升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要求2015年及以后入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想要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必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不少于33个月。然而,这就意味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很难统一集中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自2015年起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开展“联盟SPOC一期课程建设”。据研究生院培养办蔡磊老师介绍,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相对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具有“通过限定课程准入条件来限定学生规模、能更好的与传统课堂相互融合、可提高教师积极性、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等优势。SPOC作为“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在融合MOOC教育思想的同时,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SPOC 特有的教育模式,也成为推动MOOC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的有效方式。
高标准 高要求:顶级师资倾情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系列每一门SPOC,邀请的都是在该学术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美国、香港、国内等著名高校的教授,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规划教材主编等等。“果然是大家!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令人获益匪浅。”参与学习循证医学课程的王同学表示,“对我们平时科研学习很有帮助。”
“课程通过医学与人文融合而成的精炼知识、医生经验、临床案例、医院情景,发挥慕课信息量大、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及网络技术的优势,形象生动的展现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内在联系、理论知识及应用方法。详细设置了视频课堂、视频精播与解析、网上交流讨论及课外作业等,对学生的教学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把关,以为适应中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临床医学人才。”规划教材《医患沟通学》主编、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党委书记、人文医学博士生导师王锦帆教授介绍,“每节视频课上都设置有‘弹题’,每门课均有布置作业,并设有错题集,以供学生复习巩固。”
目前,联盟共建研究生SPOC一期的16门课程中已有8门在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这2家云平台公司上线,并投入使用,包括:公共必修课医学英语;专业必修课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选修课文献检索与网络利用、生物医学英文文献导读、生物医学论文写作、学术规范与实验室安全。其余8门课程也将在6月底前完成制作并上线。
精服务 精管理:医科联盟不断进步
为了保障课程的有序运行,更好地服务学生,学校设置了SPOC教学督导专家、每门课程指定负责人和助教、连同SPOC平台技术支撑及相关管理人员来共同维护和管理SPOC教学的实施。
“学校还专门建立了QQ交流咨询群,以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每天晚上坚持联盟SPOC课程学习的张同学说道,“虽然目前初步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在不断改进过程中。群里平台管理老师也很耐心细致地解答我们的操作问题。”课程管理系统中还设置了进度显示,以便学生合理统筹安排学习进程。
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陈峰教授强调:“全体SPOC课程老师和管理人员需主动适应临床(口腔)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具体课程,认真组织,探索和完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联盟实施SPOC教学模式有效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是加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研究生,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及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