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不开胸如何换瓣? 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为您答疑解惑!
得了心脏病,有些患者难免要做手术。然而,无论“搭桥”还是“换瓣”,都需要开胸,有些还要心脏停跳,不仅创伤大、风险高,还有可能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出于对心脏手术的恐惧,耽误了疾病治疗;也有些患者由于身体素质不好,难以耐受心脏手术,得不到应有的治疗。近年来,越多越多的心脏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治疗:冠心病可以放支架;先心病、瓣膜病也可以通过介入微创的方法解决,为那些身体状况不能承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9月7日,在第一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CHMC)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教授通过网络直播,针对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不开胸如何换瓣、介入微创的治疗适合哪些患者等话题进行了对话。直播在阜外直播平台直播,《医师报》直播中心、好医靠、新浪新闻、微博健康、海上名医、搜狐健康6大平台同步转播,总观看人数达到了51万人次。
五大健康处方,助力全生命周期疾病管理
杨进刚: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在做完支架以后,就再也不来医院了。你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都治好了啊!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又如何认识心脏康复对于冠心病管理的价值?
吴永健: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急性事件发生之前常常是"慢性"而"稳定"的,但潜在的疾病状态却并不"稳定":即使做了支架、做了搭桥、没有症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严重的心绞痛,或心衰等相关的疾病的风险也要比健康人高很多。
2019年,欧洲心脏大会发布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着重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可以说,从全生命周期疾病管理模式来看,康复是1,治疗是0,如果没有1,再多0也是枉然。
做好康复,应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是健康宣教,其次是行动的实施,第三在于保障体系的健全。在这里,我想为广大慢性冠心病患者开出五大健康处方:
一、戒烟:JAMA一项纳入20项研究,样本量为665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戒烟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36%。因此,慢性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二、饮食管理:慢性冠心病患者要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类食品、坚果、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低脂熟菜油等。饮酒量应限制在每周100 g或者每天15 g,同时尽量不喝含糖饮料;
三、控制体重:研究表明,肥胖(BMI>25kg/㎡)会导致生命周期变短,冠心病早发,因此,BMI水平控制在25kg/㎡以内,亚洲男性腰围应≤90cm,女性≤80cm;
四、加强运动:运动康复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再住院次数。推荐每周5天、每天30min~60min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五、心理调节: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情绪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非冠心病患者的两倍,因此,医生应注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学的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不开胸换瓣,让医学告别“冷兵器时代”
杨进刚:什么是瓣膜病,对于高龄、合并症多、外科手术禁忌或者无法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
吴永健: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升主动脉之间,起到一个单向阀门的作用。在心脏收缩时主动脉瓣会开放以便让左心室的血液射入升主动脉,而心脏舒张时瓣膜会关闭,保证升主动脉的血液不会反流回左心室。如果主动脉瓣出现病变,就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并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患者就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活动能力受限,严重的出现心功能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目前,对于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外科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外科手术需要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创伤较大,对全身脏器的影响较大。对于高龄、心功能差、有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合并症的患者,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我们都听过关云长刮骨疗毒、刘伯承元帅做手术不打麻药的故事,但在医生眼中,那是医学的“冷兵器时代”。现代医学的宗旨不仅是要治好患者的疾病,还要减少患者的痛苦。医学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微创。
因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应运而生——TAVR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利用导管将人工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避免患者经历体外循环及开胸手术,创伤很小,术后恢复很快。我国的TAVR的开展始于2010年,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多中心开始参与。在这一领域,阜外医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TAVR的安全性、舒适度已有了大幅提升
杨进刚:请您为我们介绍TAVR在安全性、舒适性方面的有关情况?
吴永健:不开胸换瓣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学科团队配合的工作,需要规范化的评估筛选手段、操作技巧以及围术期管理方能安全开展。最初开展TAVR的时候,我们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记得我们曾为一位88岁的老年患者进行了TAVR,术后,医生们整整三周连家都不回,天天守着患者,直到他康复。那段时间,我们病房每次开展TAVR,所有医护都要和家人提前打好招呼。
随着医生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手术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器械装置不断革新和管理水平、流程日趋合理,如今,TAVR的手术安全性、舒适度已有了大幅提升,一般都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时,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非常稳定,当天就能下地活动,第二、第三天就能出院回家了。
Me better!国产瓣膜更适合国人特点
杨进刚:在选择药械时,很多患者都会面临用“用国产”还是“用进口”的“灵魂之问”,那么,您能否介绍下,国产瓣膜品质如何?
吴永健:曾有位媒体朋友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反问他:你喜欢吃外国进口的西瓜还吃大兴的西瓜?他说,当然是大兴的西瓜啦!我说:药械也一样。
以前,我们只能进口国外的产品,叫拿来主义;后来,我们开始仿制外国的产品,叫me too;如今,在“全民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医学科学进步迅猛,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叫me better。为什么我们要比别人好呢?因为我们的瓣膜全部基于国人的特点进行开发,所以更适合中国人。可以说,国产瓣膜一点也不比进口的差!
———————————————————————————————————————
现场彩蛋:以患者为中心,做有温度的医生
吴永健:有一次,我见到一名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正在吸烟,我很生气地质问他,他却对我说:吴教授,你给我做手术不就是为了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吗?对我来说,吸烟就是生活质量,我把身体搞得健健康康的就是为了享受吸烟——我无可辩驳,也很困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进刚:很多医生在进行健康宣教时都喜欢说:你绝对不能吃肉、绝对不能喝酒、吸烟……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吃肉、喝酒、吸烟是一种乐趣,失去乐趣比失去健康更可怕。作为医生,不管是做健康教育也好,还是做康复也罢,首先要把对方当成一个人来看待。
我认为,健康教育必须要考虑到人性的问题,就是机械的灌输式健康教育效果是不好的,更重要的要尊重人性和人的生活习惯,所谓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就是要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考虑到患者正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考虑到他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医生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社会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