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刚刚初生时,肠胃是非常脆弱的,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对于父母而言,宝宝大口吃奶,安静的睡眠,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许多父母会遇到孩子经常吐奶的情况,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吐奶呢?
什么是喂养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主要指的是新生儿的胃肠动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喂养不顺利的情况,喂养不耐受除了会影响正常喂养之外,还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喂养不耐受主要指的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方面原因,把某种事物当做是有害物质,从而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和相关疾病。
为了避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最好是母乳喂养,这样有利于新生儿吸收和消化,选择母乳有助于减轻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再者,还应当针对新生儿的个人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案。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首先是早产,孕妈妈们在怀孕时宫内窘迫,这样会造成新生儿窒息和感染,因此,体重越轻的早产儿,越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胎龄越小的孩子,其发生率也会比较高。其次,新生儿会出现呕吐、腹胀、胃不舒服以及排便不畅等情况,发生概率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宝妈们应当多加注意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多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新生儿,综合判断孩子是不是喂养不耐受。
避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具体措施
早产儿消化道动力除了和妊娠周期有关之外,其个体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应当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从而保障消化道动力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合理喂养 通常早产儿体重越小,越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体重在1000克以下的早产儿,如果没有合并症,可通过少量奶汁喂养,对其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提升早产儿的胃排空率,从而改善喂养耐受性,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完全肠内喂养。
每次从1毫升开始,每小时1次,胃里面如果没有残留奶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奶量,加奶量也是从1毫升开始慢慢加,这样的方法能够促进孩子的胃肠发育,增加胃肠道的耐受,比完全禁食要好很多。
母乳喂养 特别是早产儿的母乳,比早产儿配方奶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选择母乳能够有效减轻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
根据孩子呕吐、腹胀以及胃残留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胃里残留奶量是上次喂奶量三分之一时,将残奶液再慢慢注回到胃里,等到病情稳定之后,腹胀慢慢减轻,再慢慢恢复喂养,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可以禁食,在禁食期间需要进行静脉补充营养,等到早产儿不耐受症状逐渐减轻之后,可适当增加奶量。
适当进行抚触按摩 对新生儿进行腹部抚触按摩,能够适当增加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排空,刺激胃肠分泌,从而不断提升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健康生长。非营养性吸吮也有助于早产儿吸吮反射,增加胃动力,可让孩子吸吮空奶头,有助于促进胃肠发育。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一旦发生这些状况,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减少对宝宝健康产生的影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