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献血者日|让我们血脉交融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或称世界献血者日。世界献血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首次"世界献血日"的主题是"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感谢您。"其宗旨在于,通过这一特殊的日子感谢那些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特别是多次定期捐献血液的个人,颂扬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同时希望全社会对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引起更广泛的认识,鼓励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成为合格的经常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可使用的最安全血液。
6月14日 由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办的“2017年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在京举办,旨在加强公众对无偿献血意义的了解,引导公众对血液安全的正确认知,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目前,北京市共设有采血机构4家、固定献血屋2个、固定献血方舱14个,并在16个区设有街头流动采血点60个,基本形成了可靠的合理布局的采供血服务网络。
2016年,北京市参加无偿献血人数共39.4万人次,采集血液总量共计68.6万单位。
尽管如此,血液制品仍然供不应求。全球范围,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为每千人33.1次,中等收入国家为11.7次,低收入国家为4.6次。北京为每千人18.7次,虽居全国城市之首,但全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还有待提高。
无论是有计划的治疗还是紧急干预,血液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资源。血液和血液制品每年在全球能够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能帮助罹患危及生命病症的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支持复杂的医疗和手术程序。对于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时的伤员治疗,以及孕、产妇和儿童卫生保健等方面,血液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随时确保充足的血液供应离不开整个社会和献血人群定期参与无偿献血。
1.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或是没休息好的献血者,献血后多会伴随着不适;同时,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使血液中转氨酶含量升高,这样的血对受血者来说也是不安全的。
所以,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对受血者负责的角度来说,保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是很重要的。
2..避免剧烈运动
献血前我们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检查,要求血液中转氨酶含量不能高于40U/L。如果您献血前剧烈运动,会使血液中转氨酶含量急剧升高,同时骨骼和心肌里的转氨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这很大可能导致您无法参与爱心献血;其次,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呈现疲劳状态,在此状态下的献血者也不适宜献血。
3.最好洗一次澡或清洁双臂
为了您的个人清洁及受血者的用血卫生安全着想,献血前要保持手臂干净清洁。所以,献血前一天最好洗一次澡。
4.保持良好心态
献血前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更不要把献血当成是一种负担。放松身体,就像平时一样,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保持心情愉快。
1.体重:女生≧45kg ;男生≧50kg;
2.年龄:18-55周岁;
3.眼睛度数大于800度的同学不能献血;
4.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状态良好且无创伤。若在一周内感冒或患有急性肠胃炎等患者不宜献血;
5.两次捐献全血时间不少于6个月。若距上一次献全血不足6个月,只能献成分血;如果不足3个月,不论成分血还是全血都不宜捐献。短时间内多次献血会导致失血性贫血;
6.一个月内接种疫苗者不能献血(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
7.近五年内输注过全血及成分血者不宜献血,女生生理期期间及前后三天不能献血。
1.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着离开,并用棉球三个手指加压穿刺部位,禁止搓揉,直至5~10分钟后不出血为止。如果你感觉头晕时立即就地坐下或躺下,休息数分钟无不适感后再行站立。
2.个别献血者由于没有正确按压等原因,穿刺处可能出现青紫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皮下渗出的缘故,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必要时在24小时后才能用热敷促进消退,根据青紫范围一般一周左右可逐渐消退
3.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
4.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2004年 血液,生命的礼物。感谢您
2005年 赞颂您血液的礼物
2006年 感谢您血液的礼物
2007年 安全血液促进母亲安全
2008年 定期献血
2009年 庆祝您血液的礼物
2010年 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关注青年捐献者)
2011年 捐献更多的血,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2年 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
2013年 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的礼物
2014年 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
2015年 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2016年 血液连接你我
2017年 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