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万元支架变七百 还要严把适应证

时间:2020-11-19 17:25:27来源:未知作者: 胡大一 阅读: 118369

近期通过全国集中采购,支架从过去虚高的12000元左右(之前曾高达2万元以上,进口支架3万元以上)剧降至中位数700元左右。这对遏制医疗趋利、过度不恰当使用支架可能有一定实效。 

支架治疗本身是一项好技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支架是最重要的措施,优于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做得越早,挽救生命的几率越高;做得越及时,挽救的心肌范围越大。这方面支架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推广:一是需要技术推广普及;二是通过健康教育,发动患者了解这项技术的价值;三是大幅降低支架虚高价格,让更多贫困患者做得上、做得起,也让医保支出更为合理。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组数据:过去10年,国内每年支架植入量从23万增至100万。支架这一种高质耗材消耗的医保占所有科室高质耗材总费用的10%,成为急需治理的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甚至滥用的重灾区! 

这次集采结果发布后,个别过度支架使用的既得利益者打着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支架使用需进一步推广为幌子,有意用“我国支架平均每位患者使用数为1.5”来掩盖在稳定冠心病患者大量严重存在的支架过度使用真相。首先,这个平均1.5数字近6年没有变化;其次,100万名患者支架的平均数怎么可能掩盖大量单一患者做3个以上或多个支架的问题? 

支架过度使用主要集中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群体,包括以下几类患者:

☆无心绞痛症状,因冠状动脉CT体检做得过泛,而查出的临界血管狭窄(70%-80%)患者。 

☆无心绞痛症状,可正常运动工作,有丰富侧支循环的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患者。因看到一支血管完全(100%)闭塞了,患者与家属很容易被误导接受支架治疗。 

☆有心绞痛,但病情稳定,最近一个月与以前对比,心绞痛程度、频度、诱发的运动量、含服硝酸甘油的效果均平稳,甚至有所减轻的患者。 

☆因焦虑/抑郁导致胸部、后背不适,心悸、疲乏,他们担心心脏出问题,到心内科做CT后,发现有血管狭窄,或狭窄不严重,或虽严重但已有丰富侧支循环,但被医生误认为“心绞痛”,被不恰当放了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往往仅需1个支架就能开通血栓闭塞的血管,获得挽救心肌、抢救生命的效果。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往往被植入多个支架。最近找我看诊的一位1986年出生的自主创业者,一次被放了8个支架,术后患者精神崩溃。 

从COURAGE到ISCHE-MIA一系列针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支架与保守药物治疗对比研究一致显示:支架不减少心肌梗死,不降低心血管死亡,不减少卒中,不降低总死亡率。支架仅可能减少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症状。而动员诱导这些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做支架的伪科学说教是“不做支架随时心梗,随时猝死”。这种欺骗语言违背医疗道德底线,违背循证医学原则,毫无证据地扩大了支架适应证,即把支架当成可在稳定冠心病患者预防心梗、预防猝死的“神器”!而且把许多毫无症状体检CT意外发现的血管狭窄患者有意在出院诊断上黑纸白字写上“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都没有,何谈“不稳定”?! 

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预防心梗或猝死,不可能靠支架!靠什么呢?一靠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二靠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与烟草。吸烟者应果断戒烟。应坚持用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上依折麦布,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 mmol/L以下。降得低一些更安全。同时,做好心脏康复,落实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双心医学处方,做好睡眠管理,才是预防心梗或猝死的长久之道。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