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东盟”卫生健康方案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此时此刻我心中感慨良多,两年过去,2018年首届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的盛况仍历历在目!”11月24日,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东盟国家卫生健康合作交流,共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2020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在美丽的绿城广西南宁举行。会上,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俊强院长慷慨激昂地说道。
本次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医院协会、广西医院协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协办。
发挥各方优势 推国际医疗合作迈新台阶
本次会议主题为“融合创新 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机构处胡瑞荣处长指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全球合作树立了典范,并将持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探索总结医院管理方面的“中国—东盟智慧”和“中国—东盟方案”,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医院发展建设,提高跨境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有着重要意义,将助力实现国家和地区医院管理效率和医疗卫生质量的全面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俊华说,随着医疗服务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医疗正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助力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正当其时,既是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推动开展医疗卫生领域数字经济合作,不断推进“互联网+健康”建设,建设“健康中国”的思想碰撞,也是响应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具体行动。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和“国际大通道”,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加持下,广西正以更加开放、创新、融合的姿态迎接全世界的合作伙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梁远表示,随着合作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在跨境合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实现科技与医疗的完美融合,用科技的力量架起桥梁,将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民众?期待更多医疗机构加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医疗卫生合作国际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指出,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气候相似,疾病谱也大致相同,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智慧医疗领域的合作与探讨,促进相互学习,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对共同应对东南亚地区公共卫生问题、构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广西医院协会会长韦波认为,健康无国界,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此次论坛紧扣时代的主题,是搭建国际新型医疗合作平台,促进国内医院和境外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重要渠道,是直接获益于广大患者、造福一方百姓的民生大事。
智慧医疗助力跨境医疗
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指出,中国—东盟在“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等公共卫生领域,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了新内涵、新动力,走出了新高度。2019年6月,初步构建“一带一路”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活动共享平台,助力中国广西防城港国际医学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此外,还联手越南,贯通全线打造了“跨境转诊”的典型样板。分享机会越来越多、交流合作层次越来越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跨境医疗合作平台”已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互联网医疗是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跨境医疗程序繁琐的重要手段。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介绍,2020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发布跨境医疗合作平台,借由这一平台,为东盟国家民众提供远程病情沟通,为看病就医健康管理提供了便捷途径,打通了与东盟各个国家跨境医疗合作的最后一公里,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贡献了中国力量。
医学人文:崇高的职业精神
将医学人文融入现代医院发展的骨血中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赵兴吉指出,全民抗疫取得的胜利和经验,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与厚重的医学人文精神。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通过深入探讨,挖掘人文强院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法,并将好经验、好方法落实在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最终助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共同发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实现中国现代医院特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了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将人文强院融入到现代医院发展的骨血之中。在人文建院的理念指导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作为新晋“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的优秀一员,期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医学人文全国典范,承担起区域内人文医学传承、分享、交流、创新的使命,将使更多的医务人员、医院乃至整个行业获益。
医学人文是医院发展软实力
“医学人文建设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医院历史发展沉淀形成的精华,更是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总干事张艳萍说。
据介绍,2020年1月9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主办的“第五届《医师报》医学家峰会”上,“医学史与百年名院”项目启动,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人文专委会指导,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作为“医学史与百年名院工作项目”的一大模块,在未来3~5年内,将遴选出区域学术地位高、行业影响力大、培训能力强、愿意承担培训工作的优秀医院,作为“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逐步建成全国性的“医学人文培训网络”,并以此优化医院历史、品牌与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延续,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希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今后能够秉承基地的使命与宗旨,切实发挥好基地的作用,搭上‘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快车,携手区域内外、国内外各医疗机构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张艳萍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表示,医院将不断丰富、总结现代医学人文服务体系的构建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和推广价值,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的职业精神,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广西建设相结合,努力塑造具有仁德之心、仁术之能、仁人之行的高素质医学工作者,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再添新成员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洪坚善、院长陈俊强从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赵兴吉手中接过“中国医学人文培训基地”牌匾。(左起:赵兴吉副会长、洪坚善书记、陈俊强院长、张艳萍副总干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