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常用方法
每一个孩子对于母亲来说都是最好的礼物,但是伴随着这个礼物的到来,女性朋友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分娩是其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难关,很多女性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自然分娩的好处很多,女性创伤小、出血少,产后身体恢复更加快速;新生儿经过产道的挤压,胎儿心肺的成熟得到了极大地促进,有利于新生儿免疫力的提升,不容易生病;经过产道的挤压,胎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更加迅速,运动协调性得到促进。但是还是有很多女性对于分娩十分恐惧,害怕面对自然分娩的疼痛以及较长的生产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常用的分娩镇痛的方法。
分娩有多痛
要了解分娩常用的镇痛方法,还应当先了解分娩到底有多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仅仅只有灼伤的疼痛大于分娩的疼痛,在整个疼痛排行榜中排行第二。大约有50%的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疼痛十分剧烈并难以忍耐,其中20%的产妇感受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这种疼痛已经让产妇达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怎么形容分娩的疼痛呢?如果蚊虫叮咬算1级疼痛,打过麻醉后动手术属于2级疼痛,头发被拉扯属于3级疼痛感,用巴掌抽打属于4级疼痛,用棍棒重重敲打属于5及疼痛,神经疼痛属于6级疼痛,严重的擦伤或者是刀伤属于7级疼痛,造成肢体残疾属于8级疼痛,内脏疼痛属于9级疼痛,那么分娩则属于10级疼痛。
分娩镇痛最常用方式
首先,药物镇痛。这种镇痛方式能够起到让产妇安眠、镇静、减轻惧怕以及焦急的心理作用,在临床中经常使用的药物有安痛定。但是这种药物不能大量的使用,尤其是在胎儿临近分娩前的3个小时到4个小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宫缩或者抑制新生儿的呼吸。
其次,精神无痛分娩法。给产妇以及家属讲解关于妊娠以及分娩的知识,如此他们对分娩中所需要承受的疼痛有大致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对分娩的安全性抱有信心,这样能够促使产妇的恐惧心理得以充分消除,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强有力的宫缩,以此来帮助产妇顺利地进行生产。要指导产妇在宫缩增强之后,慢慢做一些深呼吸,帮助产妇减轻宫缩产生的疼痛。当产妇有陪伴待产的分娩过程中,在产妇疼痛难以忍耐的情况下,应当有亲人的守护,在心理上给予产妇安慰,增强产妇对于疼痛的耐受性。
再次,镇痛分娩仪的使用。当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宫缩时,可以对产妇使用镇痛分娩仪,以此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最后,其他镇痛方式。在产妇怀孕期间,应当加强对产妇肌肉、韧带以及关节的锻炼;对产妇进行思想上的放松,逐渐培养产妇松弛和想象的艺术;良好的分娩环境也能够帮助产妇缓解一定的疼痛;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体浸在水中都是良好的减轻产妇疼痛的方式。
分娩镇痛只是缓解疼痛
分娩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做到安全无痛,所谓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分娩镇痛”,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但并不是让产妇的疼痛彻底消失。分娩阵痛通常情况下只能起到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为过度换气而引发的不良影响。
无痛分娩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陪伴分娩、水中分娩等都属于无痛分娩的范畴,还有笑气吸入等镇痛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能够起到的镇痛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应用最多以及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硬膜外麻醉镇痛的方式。但是,即便是使用这种方式,镇痛效果也不够完善,并且由于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并不一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也因人而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