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ASCO会议黑色素瘤热点解读
探索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远期疗效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6月2~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距离PD-1单抗首次在ASCO会议黑色素瘤专场上暂露头角,已过去5个年头。免疫治疗也从最初的神秘,逐渐被科学家们揭去了面纱。如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度过了蜜月期。人们开始思索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远期疗效,以及如何针对对脑转移等疑难问题的进行解决。新一届的ASCO会议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而沉寂多时的辅助治疗亦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免疫、靶向药物对脑转移是否有效?
研究一
D+T治疗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Ⅱ期单臂研究,采用标准D+T标准治疗方案。分4组:A.V600E,未接受过局部治疗的无症状性脑转移患者;B.V600E,接受过局部治疗;C.BRAF V600D/K/R,有无局部治疗均可;D.有症状的患者,BRAF V600D/K/R,有无局部治疗均可。
纳入125例患者(A组76例;B组16例;C组16例;D组17例)。截至2016年11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A组颅内缓解率达58%,颅内疾病控制率78%。ERR和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55%、58%,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5.6个月。不良反应同既往其他研究的报道。
结果表明,颅内有效率高;疗效不及无脑转移者持久。
研究二
Nivo+Ipi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是一项来自美国的Ⅱ期研究。脑转移患者接受Nivo(1 mg/kg)+Ipi(3 mg/kg,Q3Wx4),此后Nivo(3 mg/kg,Q2W)维持治疗。对于单转移灶进展的患者可行立体定向放疗(SRT)。主要终点是颅内临床获益率。纳入90例患者,现有75例患者可评价。颅内客观有效率56%,19%的患者获得CR。颅内和颅外的缓解率大致相同。3~4度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8%,8%为神经系统毒性。
结果表明,Nivo+Ipi对无症状性脑转移患者有效,这为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可能使患者免于或延迟进行全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
研究三
Nivo或Nivo+Ipi治疗脑转移的Ⅱ期临床研究中,66例受试者随机分入A组,Nivo(1 mg/kg)+Ipi(3 mg/kg,Q3Wx4),此后Nivo(3mg/kg,Q2W)和B组,Nivo(3 mg/kg,Q2W)。并另设C组(预后不良的脑转移患者),亦接受单药治疗。允许纳入BRAF抑制剂失败的患者。主要终点是12周颅内缓解率(ICR)。
结果显示,随访14个月,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0岁,男性占77%,三组中LDH升高患者占比分别为48%、58%和19%。V600突变率分别为44%、56%和81%。既往接受BRAF抑制剂的比例为24%、24%和75%。A组(联合组)中初治患者ICR为53%,BRAF失败患者仅为16%。三组中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0% 和56%。
结果表明,单药和联合治疗在脑转移患者中均有一定作用;BRAF抑制剂失败患者再接受联合治疗疗效降低;有神经系统症状、脑脊膜转移、局部治疗失败的患者Nivo单药疗效欠佳。
对于无症状的初治患者,Nivo联合Ipi颅内有效率可达50%,同样对于BARF突变的脑转移患者,其颅内有效率亦类似。这样的数据显示免疫、靶向药物对于脑转移灶的疗效和颅外病灶的疗效相仿,提示这些新型药物对脑转移灶同样有效。但脑转移的有效率还收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是否接受过局部治疗,是否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或)脑脊膜转移,是否联合治疗,既往治疗线数等。这些不良因素越多,患者的预后越差。
免疫、靶向药物的远期疗效如何
研究一
D+T治疗BRAF V600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Ⅱ期研究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4例),分别接受单药D、D+T(1 mg,QD)、D+T(2 mg,QD)的治疗。5年生存数据显示,D+T优于单药D。D+T组患者的4、5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28%,4、5年PFS率均为13%,显示生存率趋于稳定。瘤负荷小的患者OS最佳。在第5年时还有1例患者由PR转为CR。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随访最长的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可获得超过5年的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PFS)。
研究二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Pembro与Ipi一线治疗的长期随访,836例患者随机分入Pembro(10 mg/kg,Q2W),Pembro(10 mg/kg,Q3W)和Ipi(3 mg/kg,Q3W4)。截至2016年11月3日,中位随访33.9个月,Pembro组和Ipi组总生存(OS)分别为50%和39%,PFS分别为31%和14%。ORR分别为44%和16%。两组患者的中位疗效持续时间均未达到,但两组中各有68%和58%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超过30个月。有104例患者已完成2年的治疗,98%均生存。治疗结束9.7个月,大多数PD-1治疗患者疗效持续,在CR患者中占95%,PR中91占%,SD中83占%。
结果表明,结束试验方案要求的治疗周期后,疗效仍可持续。估计的10个月进展风险为10%,获得CR和获得SD的患者疗效持续并无差别。
以上两项研究分别报道了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长期随访的生存结果。初步显示,这些新型药物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的生存,且耐受性良好。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如何预测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人群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而在免疫治疗的患者中,目前3年的随访结果令人振奋,期待更长的随访时间来确证免疫治疗的优势。
辅助治疗的谜底揭晓
研究一
贝伐珠单抗辅助ⅡB、ⅡC和Ⅲ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研究,纳入ⅢB~Ⅳ(M1b)期的高危患者,随机分入Ipi 3 mg/kg或10 mg/kg和IFN组。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RFS)和总生存(OS)。共计入组1670例患者,其中Ipi10组511例,HDI组636例,Ipi3组523例。
结果显示,Ipi10组因不良反应中断,发生率达57%,中断用药率53.8%,8例死亡。Ipi两组RFS无差异,3年RFS率分别为54%(Ipi10)和56%(Ipi3)。因随访时间问题,此次大会报告并未给出干扰素的数据。
该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其将解答Ipi和IFN孰优孰劣以及Ipi最优剂量的问题。然而初步结果表明,Ipi两组RFS并无差别,Ipi 10组的不良反应较为显著。而且由于随访时间尚未达到,此次报告未给出IFN的 RFS,Ipi与IFN孰强孰弱依然是个谜。
研究二
福莫司汀对照观察组辅助治疗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Ⅲ期临床研究。在高危患者中采用福莫司汀辅助治疗(100 mg/m2,6个周期)3年,对照组为观察。主要终点为MFS。最终纳入244例患者。两组的3年MFS分别为60.3%(试验组)和60.7%(观察组),3年OS 为79.4%,两组间无差异。这是首个基于基因分型的眼的辅助研究,虽然结果为阴性,但显示多中心模式有利于罕见瘤种的临床试验的开展。
眼的黑色素瘤一直是治疗的难点,在辅助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该研究尝试采用福莫司汀进行辅助治疗,虽未获得阳性结果,但却为这种罕见亚型验证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实施可能。眼黑色素瘤的治疗始终是个难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72025
减少血友病患者多种类型出血事件有新策略
-
07-052025
卒中急救有新选择!打造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标准
-
newCSD 2025|皮肤科中青年医生实战能力提升项目总决赛收官
2025-07-03 -
06-302025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疗法有新突破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