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1年4月24日
当前位置:首页/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2021年4月24日/详情

【对话高端】李强:提高基层防治能力 织就呼吸病防控网络

时间:2021-04-24 10:44:54来源:未知作者:陈惠 蔡增蕊 阅读: 149744

作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陈惠 蔡增蕊

五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精熟一门技艺;

五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可以建成一个规范的体系;

五年,对于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意味着什么?

4月23日,在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东方呼吸会”)期间,《医师报》记者采访了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李强教授。今年,会议主题为“着力提升基层呼吸病防治能力 构筑全方位的呼吸病防控体系”。

李强教授.jpg

《医师报》:今年东方呼吸会主题侧重于基层,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强教授: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围绕这一大战略目标,我们各行各业各学科也要重新定位我们的工作重点。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临床医生也要转变观念和角色,把传统的只是关注急性发作期的诊治工作,逐步扩展到从疾病的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和康复这样一个大的呼吸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中。这也是作为呼吸专科医师的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

2020年9月份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结束后,上海呼吸学界同仁,包括上海基层呼吸联盟等各单位,就开始全力推进关于提升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方面的工作。

前后有2000多人次专家下基层下社区,通过宣教、讲座等方式开展肺功能、无创机械通气、慢性呼吸病防控知识培训,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基层医师在呼吸病防治,承接好包括传染病的防控、慢病管理、康复等工作,为呼吸病全方位的防控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今年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上,我们提出今年的会议主题是“着力提升基层呼吸病防治能力,构筑全方位的呼吸病防控体系”。

在呼吸基层联盟分论坛上,我们邀请了国内其他省份或者全国范围内,在基层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较好,呼吸病防治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较高的同行,与我们进行经验分享。同时,也邀请上海的同行把我们做得好得经验拿出来分享交流,从而提升全国基层呼吸病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围绕着国家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之外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的专家来共同交流,希望把整个区域里的呼吸病防控能够实现真正的同质化发展。

《医师报》:在您始终关注的青年医师培养方面,今年东方呼吸会有哪些亮点?

李强教授:在青年医师培养方面,分会特别注重在青委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通过每个季度的学术沙龙,穿插病例分享竞赛等,把最优秀的年轻人紧紧地聚集在分会这个平台上,大家相互提升,相互促进,加速他们在各自专业上的成长。

今年会议闭幕式时,会对各单位推荐的优秀青年学者进行评选,评选出10位上海呼吸学界的“明日之星”,从科研、教育、临床等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对周围其他年轻学者也将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我们期待这样的评选今后能够成为每年东方呼吸会的品牌活动。

《医师报》: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呼吸学者在国内国外顶尖级期刊发表了诸多重磅研究,那么今年东方呼吸会在推动临床研究方面有哪些特别的安排?

李强教授:分会一直都很重视临床研究,从2020年开始,东方呼吸会就专门设立了临床研究分论坛,希望未来分会能够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升上海呼吸学界的学术水平。这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包括感染、医院管理等知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未来临床研究如何开展,如何取得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13个学组都分别举办了分论坛,也对优秀论文进行了评选和表彰,目的是希望能够激发年轻人专注学术的氛围。

李强2.jpg

《医师报》:今年是第5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了,您认为届会议跟最初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强教授:首先,从形式上,我们更专业了,呼吸领域各个专业方向都设置了分论坛进行讨论,整体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会议;从规模上,年会人数最多的时候有接近2000多人注册;从内容上,我们每年根据分会的工作,设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这些主题能够代表行业发展规律,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我们最初设定的目标是要把它办成一个全国性的乃至国际化的品牌学术会议。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外的嘉宾无法到现场,疫情结束之后,我们还是要立足最初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化交流,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医师报》:作为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疾病专科分会主委,您认为分会未来延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李强教授:新老交替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回避的问题。每年东方呼吸会都会邀请老专家,如黄绍光教授、李惠萍教授、万欢英教授等与大家一起进行学术交流探讨,目的是希望在行业内部形成一个老中青一代一代的有序传承,让好的“基因”、好的做法、好的思想能够慢慢延续。

同时,分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和功能是怎样吸引、怎样发现和怎样培养优秀的年轻医师,让行业能够真正做到后继有人,这是我们每一届分会领导班子和骨干的使命所在。

如果说一个学会没有后继的优秀人才来补充,这个行业这个学会就会出现危机,相反如果我们在30岁、40岁、50岁每个年龄段都有非常多的一批出色的学者和临床医生,这个学会一定会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