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报道】介入论坛:介入呼吸病已成为呼吸病学基石
4月24日在第五届东方呼吸学术会议介入论坛上,来自全国呼吸介入领域专家为参会者带来了贴近临床国内外前沿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教授回顾了2020年因疫情影响,学术会议的举办困难重重,历经艰辛,终于成功举办第21届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大会(WCBIP2020),访问量超过16万人次,这也是国内首次成功举办世界级高规格的介入呼吸大会。
王广发教授介绍了未来介入呼吸病学的热点问题:包括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研究,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耐药检测,胸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气管支气管瘘及持续漏气的治疗。
最后王教授提出对介入呼吸病学未来的展望:介入呼吸病已成为呼吸病学的基石,与胸外科产生新的分野及融合,助力重症医学的提高,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应实现新的超越,精准、转化、整合是创新发展的方向,规范、普及、提高仍是艰巨的工作,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是必然之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陈成水教授带来的讲题是《大咯血气道腔内处理》,首先介绍了大咯血时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传统治疗方法及其缺陷。然后介绍了大咯血腔内处理技术,重点说明了球囊导管封堵法的适应症、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也提出了基于目前的球囊设计导致的临床操作难题。最后介绍了讲者针对目前球囊导管的缺陷所做的探索、研发,展示了研发出的新型气道止血球囊,基于新球囊导管带来的简便封堵操作,对大咯血处理流程提出了新的建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凤鸣教授做了《副交感神经为靶点的COPD治疗》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消融来阻断肺部副交感神经,起到扩张气道,减少粘液分泌的效果,但也可能引起气道壁损失和胃排空障碍。华西医院在美国Nuvaira公司产品基础上,对消融设备做了重大革新,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其消融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国外产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全新治疗方法会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孙加源教授做了关于《超细支气管镜在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新进展》的报道,在对比细支气管镜,进一步肯定了超细支气管镜在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优势,并且在实际运用中规范了操作方式。对超细支气管镜将来在临床上的推广及应用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洪武教授作了题为《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王教授指出随着肺脏介入医学的发展,光动力疗法(PDT)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具有达到细胞水平精准靶向肿瘤治疗的临床意义。针对PDT的基本原理、治疗过程、作用机制、治疗要素、及影响临床疗效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后王教授介绍了PDT治疗案例和经验,指出对于气道内肿瘤,需要将PDT与其它疗法结合起来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疗效,同时也要关注大咯血严重并发症,特别要注意禁忌事项。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奕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难治性气胸专家共识——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曾奕明教授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针对难治性气胸的定义、常规治疗方法、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难治性气胸的适应、禁忌症、疗效的判断标准及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均做了详细的阐述,为临床治疗难治性气胸患者带来了新方法!
安徽省胸科医院吕莉萍教授的讲题《介入呼吸病学技术-解惑之利器》,她通过几个结核病例的分享,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对疾病病原学病理学的获取、诊断、介入治疗,支气管镜技术在传统方式外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优势,同时如何选择精准有效的介入手段,对介入技术的掌握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宋小莲教授介绍了《富士Synapse 3D呼吸科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的临床应用》,首先介绍了该系统包含虚拟导航、数字肺分析与肺切除三大模块,接着详细介绍了富士Synapse 3D呼吸科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在虚拟导航、保障介入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优化手术方案、避免并发症、有效提高活检成功率、缩短新手学习曲线等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作用;并表示该系统的数字化影像处理及高质量的量化数据能够满足科研的需求。最后指出该系统是呼吸内科介入诊疗以及为的管理能够提供全新的临床分析与学术的工具。
中日友好医院侯刚教授做《早期肺癌的呼吸介入治疗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早期肺癌的识别和定位技术,以及经胸壁入路和经支气管入路的早起肺癌治疗技术,指出介入呼吸病学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力,可在不能进行/不接受指南推荐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展开,另外关于不同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免疫治疗的协同有待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关于经支气管入路的早期肺癌治疗技术的思考,尚有很多未解的问题有待科学设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做出回答。
最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昌惠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呼吸介入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专题报告。王昌惠教授从理论创新介绍了肺减容治疗的发展历史和方法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接着又从技术创新介绍了内镜下减容术、支气管热成形术、靶肺去神经术以及冷冻喷雾等最新的技术。最后王教授总结,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领域是创新和实践最活跃的领域,根据慢性气道疾病的病理基础,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将是以后介入治疗的方向,并且今后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介入治疗和机理,将为呼吸介入治疗增添新的活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即时报道】临床研究论坛:临床研究推动临床诊治的进展是呼吸病学的未来方向
4月24日,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临床研究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CD会议室如火如荼地进行。临床研究论坛主席徐金富教授首先致辞,指出该论坛是在瞿介明主委、李强主委积极倡导下设立
2021-04-25 -
new【即时报道】呼吸危重病论坛:发展多面手,做好PCCM的基石
作者: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青委 医师报讯 4月24日下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呼吸危重病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进军教授 作简短的开幕致辞
2021-04-25 -
new【即时报道】病理影像论坛:多学科深度融合 助力呼吸病诊疗
医师报讯 4月24日下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病理影像论坛举行。本论坛内容涵盖新冠肺炎、间质性肺病、肺部肿瘤等疾病的病理与影像新进展。论坛主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易祥华教
2021-04-25 -
new【即时报道】睡眠呼吸论坛:精准评估、远程管理、个体化治疗助力睡眠呼吸发展
医师报讯 4月24日下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睡眠分论坛在沪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睡眠学科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前沿进展与各自团队的研究结果,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为参会者就睡
2021-04-25
-
【即时报道】病理影像论坛:多学科深度融合 助力呼吸病诊疗
2021-04-25 -
[即时报道]间质性肺疾病论坛:抽丝剥茧,练就间质性肺疾病诊疗十八般武艺
2021-04-25 -
【即时报道】感染论坛:多学科协作在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中有重要作用
2021-04-24 -
【即时报道】呼吸危重病论坛:发展多面手,做好PCCM的基石
2021-04-25 -
【对话高端】李强:提高基层防治能力 织就呼吸病防控网络
2021-04-24 -
【即时报道】介入论坛:介入呼吸病已成为呼吸病学基石
2021-04-24 -
【即时报道】临床研究论坛:临床研究推动临床诊治的进展是呼吸病学的未来方向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