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1年4月24日
当前位置:首页/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2021年4月24日/详情

[即时报道]间质性肺疾病论坛:抽丝剥茧,练就间质性肺疾病诊疗十八般武艺

时间:2021-04-25 10:07:22来源:未知作者:上海呼吸青委 阅读: 168532

医师报讯 4月24日下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间质性肺疾病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近10余场讲座精彩纷呈地讲述了间质性肺疾病的最新进展,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蒋捍东教授首先作开场致辞,他指出近来关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不断实践中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次论坛主要聚焦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对临床工作做出更规范的指导。

会议第一阶段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曹卫军教授和李秋红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带来了题为“ANCA相关性肺病的诊疗进展”的报告,从AAV的概念命名、诊断病情分级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结合临床相关病例进行了生动讲解,并对相关免疫抑制剂药物疗效评估以及AVV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剖析。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蔡后荣教授带来了“肌炎相关ILD的诊疗及难点”的报告,他提出难治性病变需要进行重新评估,对急性和亚急性M-ILD采取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还总结了对激素反应良好的患者临床特征,蔡教授的分享对于肌炎相关ILD的药物治疗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一些大家关切的问题蔡教授也作了精心解答。

曹卫军和李秋红教授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徐作军教授汇报ANCA相关性肺病的诊疗进展

蔡后荣教授汇报肌炎相关ILD的诊疗及难点

会议第二阶段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砚萍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王健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蕙兰教授带来了题为“新冠肺炎对CTD- ILD急性加重治疗的启示”的报告,介绍了新冠肺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的现状、治疗相关内容,结合了自己在疫情发生期间的诊疗经历及新冠肺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学、影像学表现,指出了COVID-19急性加重与间质性肺疾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李惠萍教授带来了题为“糖皮质激素在ILD中的应用”的报告,她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指出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优点明显缺点同样突出,激素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应当做到个体化,同时提醒大家免疫力低下者是肺孢子菌感染的易感人群,病情进展迅速应及时经验性治疗,激素治疗可快速控制炎症反应。

王健和朱砚萍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张惠兰教授汇报新冠肺炎对CTD- ILD急性加重治疗的启示

李惠萍教授汇报糖皮质激素在ILD中的应用

会议第三阶段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周瑛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徐轶教授主持。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郑金旭教授分享了ILD的诊疗思路,特别指出IPF的概念需要与ILD和IIP进行区分,抗纤维化药物的使用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生存期。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金洪教授以线上的方式报告了NSIP的诊疗进展,从病理分型、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等方面做了介绍,详细阐述了NSIP的诊断流程,随着抗纤维化新药物的作用不断探索,NSIP治疗前景也不断发展。

周瑛和徐轶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郑金旭教授分享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思路

金洪教授在线分享了NSIP的诊疗进展

会议第四阶段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徐佳波教授和第六人民医院张云娇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蒋捍东教授进行了题为“肺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的诊疗进展”的报告,介绍了ELD的概念与演变、疾病分类、病理改变等内容,分析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相关特征,指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容易复发,同时要注意与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徐佳波教授和张云娇教授主持第四阶段会议

蒋捍东教授分享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病的诊疗进展

最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振威教授、新华医院杨天芸教授和华山医院杨海华教授的共同主持下,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朱晓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李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雪梅教授通过短小精悍的病例分析、独到特别的经验分享,解读了“我是这样诊断间质性肺疾病”这一重要论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精妙的讲解让听众格外叹服,受益匪浅。蒋捍东教授对论坛做了精彩总结,肯定了间质病学组的工作并提出了期望。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